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4 20:51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命题。已有关于师资配置的研究较多包含于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整体研究中,不够系统深刻,本研究以城乡为维度研究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性。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东中西部十二省城市、县城、乡镇、村屯的师资配置情况进行公平性分析。本研究在对相关的国家政策文本编码和已有核心文献频次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简约性、可衡量性、延展性原则建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的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指标为切入点,采用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方差分析的方式获得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小学、初中六种水平上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差异情况,依托教育公平的均衡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与实效性原则揭示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性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教师数量方面,城乡师班比普遍存在不公平,村屯学校处于弱势;城乡师生比普遍呈现公平态势;全国、中部、小学水平上城乡教师工作量存在不公平,村屯教师工作量最大。在教师质量方面,城乡教师专业对口率普遍存在不公平,村屯学校处于弱势;城乡教师专业对口使用比率普遍存在不公平。在教师结构方面,全国、西部、初中水平上城乡教师年龄存在不公平,乡镇教师年...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
(二)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优先议程
(三)现实困境强烈要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
二、文献综述
(一)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方面
(二)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指标与测算方法方面
(三)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方面
(四)文献评述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乡
(二)师资配置
(三)师资配置公平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内容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传统教育公平理论
二、适用性更强的教育公平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二)差异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辐射脉络
第二章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性指标构建
一、指标建构原则
(一)简约性原则
(二)可衡量性原则
(三)延展性原则
二、指标建构途径及其生发
(一)对国家政策文本的编码与分析
(二)对已有文献研究的频次分析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性指标确立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各项指标的公平性基准
第三章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异性分析
一、教师数量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师班比的城乡差异
(二)师生比的城乡差异
(三)教师工作量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质量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专业对口率的城乡差异
(二)专业对口使用比率的城乡差异
三、教师结构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年龄结构的城乡差异
(二)学历结构的城乡差异
(三)职称结构的城乡差异
(四)学科结构的城乡差异
四、教师待遇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教师月平均工资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其他福利津贴占每月收入比例的城乡差异
五、教师培训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师均培训费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培训次数的城乡差异
第四章 城乡师资配置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的问题明晰
(一)教师数量层面的城乡公平
(二)教师质量层面的城乡公平
(三)教师结构层面的城乡公平
(四)教师待遇层面的城乡公平
(五)教师培训层面的城乡公平
二、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的原因分析
(一)吸引毕业生从教政策的制定与宣传不够完善
(二)农村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亟待解决
(三)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方面政策把控不力
(四)农村教师培训数量减少与机会竞争不公正并存
第五章 促进城乡师资公平配置的对策
一、以吸引力、强制力保证农村教师数量与质量
(一)参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具有梯度的农村教师工资
(二)充分发挥当地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依托的服务社会功能
(三)建立城乡间有序的双向交流机制
二、从国家、教师、家长三方面着手促进师资队伍稳定建设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信任关系
(二)完善促进师资队伍稳定的国家政策配套措施
三、建立实效性更强的教师工资待遇
(一)实行差别化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二)以绩效工资与评奖评优提升农村班主任待遇
(三)利用学校工会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监督机制
四、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一)结合实际情况核定农村教师培训成本,设立专项资金
(二)建立健全培训机会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989160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
(二)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教育公平的优先议程
(三)现实困境强烈要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
二、文献综述
(一)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方面
(二)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指标与测算方法方面
(三)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方面
(四)文献评述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乡
(二)师资配置
(三)师资配置公平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内容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传统教育公平理论
二、适用性更强的教育公平原则
(一)均衡性原则
(二)差异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辐射脉络
第二章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性指标构建
一、指标建构原则
(一)简约性原则
(二)可衡量性原则
(三)延展性原则
二、指标建构途径及其生发
(一)对国家政策文本的编码与分析
(二)对已有文献研究的频次分析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性指标确立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各项指标的公平性基准
第三章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异性分析
一、教师数量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师班比的城乡差异
(二)师生比的城乡差异
(三)教师工作量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质量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专业对口率的城乡差异
(二)专业对口使用比率的城乡差异
三、教师结构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年龄结构的城乡差异
(二)学历结构的城乡差异
(三)职称结构的城乡差异
(四)学科结构的城乡差异
四、教师待遇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教师月平均工资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其他福利津贴占每月收入比例的城乡差异
五、教师培训的城乡差异状况
(一)师均培训费的城乡差异
(二)教师培训次数的城乡差异
第四章 城乡师资配置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的问题明晰
(一)教师数量层面的城乡公平
(二)教师质量层面的城乡公平
(三)教师结构层面的城乡公平
(四)教师待遇层面的城乡公平
(五)教师培训层面的城乡公平
二、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公平的原因分析
(一)吸引毕业生从教政策的制定与宣传不够完善
(二)农村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亟待解决
(三)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方面政策把控不力
(四)农村教师培训数量减少与机会竞争不公正并存
第五章 促进城乡师资公平配置的对策
一、以吸引力、强制力保证农村教师数量与质量
(一)参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具有梯度的农村教师工资
(二)充分发挥当地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依托的服务社会功能
(三)建立城乡间有序的双向交流机制
二、从国家、教师、家长三方面着手促进师资队伍稳定建设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信任关系
(二)完善促进师资队伍稳定的国家政策配套措施
三、建立实效性更强的教师工资待遇
(一)实行差别化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二)以绩效工资与评奖评优提升农村班主任待遇
(三)利用学校工会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监督机制
四、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一)结合实际情况核定农村教师培训成本,设立专项资金
(二)建立健全培训机会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989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98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