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三农”问题关乎阶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社会结构,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也由此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障碍。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不仅成为化解“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而且成为通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一体化 和谐社会
【分类号】:F320
【正文快照】: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构建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和谐方面,“三农”问题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也因此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障碍。如何化解这一难题,消除这一障碍,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城乡差距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改革;2005年04期
2 冯继康,李岳云;“三农”难题成因:历史嬗变与现实探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巩前文;张俊飚;;影响城乡差距的因素检验与路径选择[J];改革;2007年03期
2 朱林兴;马骏;李明波;黄镇;;缩小城乡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关系研究》分课题之三[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何龙安;周建辉;;“三农”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试论二元经济结构对“三农”问题的影响[J];党史文苑;2005年24期
4 罗恢远;原毅贤;;对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朱显岳;;农业道德风险防范与控制[J];理论月刊;2006年04期
6 戴辉;;从城乡差距谈农村公共产品问题[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丁恩俊;周维禄;谢德体;;国外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应良;周黎明;官永彬;;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9 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秀玉;郭远远;;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政府响应[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姜硕;冯科;张祚;;统筹城乡发展新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3 张宏伟;;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观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途径[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施威;制度变迁与传统农业改造[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冰;“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唐炜;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机制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文亮;川东农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武立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训明;S文化观视野下和谐乡村的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4 徐礼红;宏观视角下我国农民增收制约因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玉民;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付桂军;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璐;和谐转移:河南省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8 严永利;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宋瑛;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和趋同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徐光;山东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年10期
2 吴光炳;调整分配格局与减轻农民负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梅建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汪寅,黄传崎;我国“三农”问题对策研究[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08期
5 倪云贞,王家传;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消解[J];科学.经济.社会;2001年04期
6 孙良媛,张岳恒;转型期农业风险的特点与风险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8期
7 乔桂明;论我国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的变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5期
8 徐庆;中国二元经济演进与工业化战略反思[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胡开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解释[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锡根;“三农”问题及其对策刍议[J];社会科学;1995年08期
2 陈锡根;试论“三农”问题与对策[J];上海农村经济;1995年07期
3 张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J];晋阳学刊;1996年05期
4 ;解决“三农”问题要超越市民偏好[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06期
5 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年08期
6 平;“三农”问题:教育是根本[J];南方农村;2000年05期
7 柳青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0年08期
8 ;“三农”问题的病症及处方[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0年10期
9 李昌平;“三农”问题15点[J];新西部;2001年12期
10 晓亮;从战略高度看“三农”问题[J];经济问题;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涛;;“三农”问题下的农村养老[A];陕西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邓久泉;;坚持执政为民 促进农民增收[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经济类[C];2003年
3 石英;;树立正确的发展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4 王长寿;;关于发展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5 辛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选择[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6 薛占海;;用“一号文件”精神破解“三农”难题[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7 张长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探索缩小广东三大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8 朱映占;尹绍亭;;再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扬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10 编者;;前言[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荷香;合肥开发区帮助失地农民融入社区[N];安徽日报;2004年
2 ;聚焦农民增收[N];安徽日报;2004年
3 薛梅;农民工保险 鸡肋还是蛋糕[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刘纯彬;以养老保障换独生子女[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农村教育姓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艾君;又是个“三农”的春天[N];中国特产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金振蓉;“对农民培训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N];光明日报;2004年
8 武力;论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4年
9 邵文杰;“三农”:经济工作重中之重[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虎林 作者系省保监局局长;加快发展甘肃保险业[N];甘肃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堂林;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2 胡映兰;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5 崔元锋;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农民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甘时勤;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霄鸣;美国农业保护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宣迅;城乡统筹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国;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解决“三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净;我国资本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钟运钦;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农”问题缓解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苏宇阳;我国“三农”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朱永丰;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爱斌;“三农”问题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孙发锋;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从沛杰;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李效生;社会转型期乡村控制体系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朱剑峰;论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角色与作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3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