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的和平稳定。如何顺利、合理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也是政府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需要继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 农村 三农问题 剩余劳动力
【分类号】:F323.6
【正文快照】: 1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包括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其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业问题则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收入低,产业化程度低。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雁玲,吴克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2 齐成喜;陈柳钦;陆文龙;;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3 余显亚;;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对重庆市一村民小组的调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06期
4 陈柳钦;;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杨;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现状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蔡镇辉;农业产业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J];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7 姜林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8 汪欣,徐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基于我国农业税减免的背景[J];甘肃农业;2005年08期
9 宁建华;;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陈英兰;;农民素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郭振宗;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苗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剩余劳动力迁移定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聿;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马广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胡大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经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方一冬;论农民工培训—西部农民增收新思路[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李红艳;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慧敏;张家口市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三农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许颖;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马秀蕊;山东省荷泽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9 尹博;新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周良武;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J];人口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贞;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孟德成;;由“三农”变“四农”所引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5期
3 杨曦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J];湖南农机;2010年07期
4 本刊编辑部;“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双管齐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农村资产资本化[J];广东经济;2003年05期
5 梁希峰;;中国经济和三农问题的未来出路[J];中国.城乡桥;2007年10期
6 陶浪平;;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0期
7 鲁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和探索[J];财政研究;2003年03期
8 李银兰;三农问题之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S1期
9 范德林;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5年01期
10 本刊编辑部;关注三农发展 实现中原崛起[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芳;;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杨邦杰;;新农村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3 郑炎成;夏春萍;;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建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陈汉林;;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发展[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顾力平;刘瑞霞;;职业院校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探究[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雷;;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承灏;大通区多措并举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N];淮南日报;2008年
2 庄严 缪淑秀;寿宁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创产值6亿多元[N];福建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孟震宇;政府买单培训全市农村劳动力[N];湛江日报;2009年
4 王玉君 张学刚 记者 张庆春;东丰县八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N];辽源日报;2009年
5 记者 韦良俊 实习记者 庞文生;我区转移农村劳动力3.76万人次[N];阿勒泰日报;2009年
6 辛永刚;密山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实招[N];鸡西日报;2009年
7 罗涟浩 叶力 汪佳丽;5万农村劳动力专门务农者仅7000[N];宁波日报;2009年
8 张尚瑶 潘安 陆泽岳;农村劳动力8640位[N];福建日报;2009年
9 特约通讯员 闫民虎;临猗去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余人[N];运城日报;2010年
10 赖惠成 自治区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会委员;政策扶持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华;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彩容;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马艳霞;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黄映晖;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魏哲平;投资主体行为约束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罗华荣;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益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准;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启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4 张丽华;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周全胜;关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薛峰;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袁宇涛;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机制及结构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祖力;农村劳动力增收能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宏涛;农业技术进步背景下提高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杜瑾;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47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