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赵春玲: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困境与政府责任缺失的相关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困境与政府责任缺失的相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地方既得利益的障碍。这是统筹困境的根本
[5]
原因,主要是“省内各市县局部利益障碍”。省内各地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金节余情况不同,省内不同区域、不同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同,在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很难实现富裕的、职业年龄结构轻的地区与贫困的、职业年龄结构偏大地区的社会共济,资金节余较多或者是预期会有较多结余的地市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省级统筹的抵制,抵制方式如,虽有节余但是不按时足额上缴;擅自提高待遇标准;鼓励提前退休;与地方企业合作,虚报瞒报等。同时,省级统筹意味担更多的责任,省级统筹实现的程度,的划分。
三、财务上的不可持续性问题突出,制度安排中政府责任的缺位
(一)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从长期角度观察,我国几种主要社会保险都面临财务上不可持续的问题,但短期看问题最突出的反映在养老保险基金方面。一是隐性养老金债务规模大。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养老保险在从旧的现收现付制转向新的部分积累制时,已退休的职工(老人)和在职职工(中人)在新制度实施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部分养老金支出在新制度下没有筹资渠道,这笔要支出的养老费用,并没有列入政府公共开支的计划,而是隐含在对未来福利的承诺之中,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隐性养老债务。对于隐性养老金债务的规模,据世界银行的测算约为3万亿元,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测算为10万亿元,但理论界一般则倾向于3万亿左右。二是由于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社会统筹基金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担系数(即每一个缴费的职工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从1984年的0.185提高到2003年的0.331,增长了近80%。现在除东北三省之外的全国省市执行的是1997年的《决定》,由于制度设计的欠缺,各地在财务上实行混账管理的办法,允许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个人账户从此成为“空账”。日积月累,截止到2005年末已 8
6
达到8000多亿元,目前个人账户亏空仍以每年
1000亿元的规模持续扩大。
(二)社会保险制度财务上不可持续的形成原因(以养老保险为例)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方面的欠缺首先表现在政府责任的缺位,财政没有为历史欠账提供坚实的和足额的资金来源。养老保险在从旧的现收现付制转向新的部分积累制时,已退休的职工(老人)和在职职工(中人),,而是允、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虽然个人账户在产权上归个人所有,但由于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社会统筹部分的基金无法满足退休金的支付需求,所以各地都采取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去支付退休金的办法,结果出现了社会统筹向
(个人账户实施后参个人账户透支现象,“新人”
加工作的职工)的个人账户已成了名义账户,账户里的基金被挪作支付当期养老支出,从而形成了空账户。
资金征缴困难,企业欠费问题严重等等。由于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大量参保单位逃避参保,压低缴费基数、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现象普遍存在,效益好、年龄结构轻的企业拒绝参保,致使收缴率下降和体制内老年人口赡养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为了维持收支平衡,有的社保机构就设法提高缴费率,这又进一步引发收缴率下降和体制内老年人口赡养率上升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低下,亏损严重,使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工作十分困难。再加上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立法作保证,造成一些企业有机可乘,严重欠缴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滥用等问题突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基本上处于地方(县、市、省)政府的分散管理之中,分散管理因为缺乏责、权、利与风险分担和约束机制,社会保险基金不同程度地存在挪用和浪费现象。一些地方擅自动用社会保险基金用于基本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投资,甚至盖办公楼、宿舍、搞房地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加大社会保险的隐性债务,威胁社会保险收支的正常运转。在社保基金的征缴环节,由企业代扣代缴,可能出现少报、瞒报在职职工人数和工资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困境与政府责任缺失的相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8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