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侵权赔偿竞合的处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1:5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中固有风险骤然增加,总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给人们带来困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此时人们可以寻求侵权法保护,让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力求填补己方所受损害。但对于劳动法语境中的劳动者,其不仅可以寻求人身损害赔偿,若这一损害同时构成工伤,劳动者还能寻求工伤保险赔偿。对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这两种救济途径竞合时的适用方式,立法上未给出明确规定,司法实务中对此问题的裁判自然也各执一词,不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当事人权益。这种竞合的发生在当前社会已然具有普遍性,急需寻求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欲从以下四部分来论述,希望能提供些许参考价值。第一部分着重阐述问题的产生背景与历史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工业流水线生产模式使得劳动者处于大机器包围之中。除开人为因素,机器的固有缺陷也导致劳动者遭受工伤的风险大增,尤其进入现代社会,劳动者因固有风险伤亡的情形增加,对劳动者工伤救济问题的解决显得日益重要。对劳动者工伤的救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80年代,工伤事故发生后由侵权法进行调整,实行过错责任;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工伤纠纷受劳工补偿制度调整,实行无过错责任;第三个阶段是二战以来的晚近时期,对工伤事故的救济社会化,出现了由国家统筹、以社会保障的形式来统一解决劳动者工伤问题的救济模式。第二部分首先着重分析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的性质、功能及价值理念。其次,从多方面对两种救济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法律依据、构成要件、强制性等方面都各有不同,体现两种救济方式在理念与价值上的根本区别。再次阐述其它国家采用的四种基本立法模式,分别为选择模式、兼得模式、替代模式和补充模式,四种模式各具有优劣之处,选择不同的模式体现对救济效率、公平、对劳动者保护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本部分欲通过对两者进行透彻地比较,并阐述国际上的四种基本立法模式,为第四部分解决模式的选择提供些许建议。第三部分着重分析立法上和实务中对工伤赔偿与人身侵权赔偿竞合处理方式的规定与裁判。国家层面的立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模糊不清,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主要在补充模式与兼得模式之间进行考量,但应当采用哪种模式、补充模式中两种救济方式谁是谁的补充、是以总额补差的方式进行补充、还是项目间单独进行对比确定赔偿额,各项赔偿项目究竟是什么性质,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在大方向上与细节上,国家层面的立法均未做出让人满意的回答。由此也导致了地方规定与各地司法裁判的混乱与不统一,问题诸多。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的完善建议并进行相关论证。从近期来看,在由用人单位侵权或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情形中,应采用补充模式,劳动者可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对不足部分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尤其包括仅人身损害赔偿才有的精神损害赔偿。工伤保险机构在工伤保险给付范围内取得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追偿的权利,但以用人单位或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赔偿金额为限。根据两种救济制度不同的功能和宗旨,先进行工伤赔偿,若不足以填补损失再请求民事救济的顺序能够更好地给予劳动者救济。为给予劳动者充分的赔偿,赔偿额的计算应当分项比较,就高不就低。从长期来看,基于快速及时救济劳动者、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伤救济的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应当逐步提高工伤待遇水平,增加精神损害赔偿项目,采取替代模式,以期更公平地保护劳动者权益。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55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创新
    (三) 研究方法
一、问题的引入
    (一) 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竞合问题的产生背景
    (二) 工伤事故救济方式的历史发展
二、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的比较与国外基本立法模式分析
    (一) 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的比较
    (二) 国外基本立法模式分析
三、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竞合的现行规定与司法裁判
    (一) 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竞合的现行规定与问题
    (二) 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竞合的司法裁判与问题
四、工伤赔偿与人身赔偿竞合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 竞合的处理模式选择:补充模式
    (二) 具体适用
    (三) 未来展望:替代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珊;;工伤补偿与民事赔偿的整合进路——从方向抉择到细节处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钟健生;温金来;蒋桥生;;工伤保险待遇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竞合的裁判规则[J];人民司法;2015年07期

3 叶金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J];法学家;2011年05期

4 周江洪;;侵权赔偿与社会保险并行给付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谢增毅;;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6 张俊岩;;风险社会与侵权损害救济途径多元化[J];法学家;2011年02期

7 陈吉生;;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关系之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于欣华;;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9 李满奎;;工伤保险体系中的“诉讼禁止条款”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4期

10 李志明;;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颖;第三人侵权下的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徐宗杰;第三人侵权下的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苏杲雁;工伤补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竞合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刘艳丽;第三人侵权所致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竞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孙秉银;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处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何丹;工伤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彩;工伤保险赔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竞合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徐冬梅;论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适用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燕华;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之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93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893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