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
本文关键词:工资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很多刚刚进入实习岗位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实习工资只有1000多,为什么还要扣税,现在的个税起征点不是3500吗?是不是实习公司私自扣我钱了?”关于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天YJBYS小编就来就这个问题为即将开始实习和正在实习的大家答疑解惑。
1、实习生的实习工资属于与任职、受雇无关的收入,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照《税法》第四条和第六条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看了上面的解释,首先你要区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税法上划分按“工资薪金所得”还是按“劳务报酬所得”的标准,主要看,是否与用人单位有任职、受雇的关系。“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劳动报酬”是指为单位或者其他个人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不同之处,主要是与任职、受雇没有关系。
3、是不是还是被说得晕头转向?上面的解释简单点就是说,如果你是实习,那么你与实习公司所签订的实习协议就不属于劳动合同,而属于劳务合同。劳动报酬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劳务报酬的起征点则是800元。
例如
你的实习工资为1000元,不超过4000元,减除费用800元为应税所得额。依照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1000-800)*20%=40元
通过这样的解释,大家已经对实习生扣税标准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说并不是企业在逗你,他们只是按照《税法》严格操作罢了,企业也会将这笔税金交给税务局。
这样又有人会问:“实习生的工资本来就不高,还需要扣税,那我为什么还要实习呢?”想通过实习赚钱?那你真的错了!其实,每一份实习工作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在实习中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从自身长远发展来讲,能力的提升远远比眼下获得的金钱重要。所以说,实习的经历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并不是获得金钱的途径。实习会让你认识职场,,教会你公司处理紧急情况的方式,教会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教会你在这个岗位立足并求升职的技巧。实习会让你站的更高,当然你也会看得更远!
2016年工资扣税标准规定
工资税,即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人所得税里有一项是工资、薪金,故名。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二、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2016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的部分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注: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国税发[2000]192号)
更多相关文章:
1.2016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
3.2016年工资扣税标准及计算方法
4.2017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
5.2017实习生工资扣税标准
6.2015最新薪资扣税标准
7.2015年工资扣税标准最新规定
8.2017工资扣税标准
9.2016年最新工资薪资问答
10.2017宁波工资扣税标准
本文关键词:工资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4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