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与答案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3、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C)的义务。A、劳动者B、工会C、用人单位D、雇主团体
4、劳动规章制度效力的理论依据(D)?A、无效说B、法规说C、事实说D、来自法律的授权
5、关于惩戒权,表述错误的是(A)?A、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理》B、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C、要受到实体限制D、要受到程序限制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的学说有(ABCD)?A、契约说B、授权立法说C、习惯法、自治法说D、事实说
2、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ABCD)?A、职工参与B、包素审查或备案C、公示
D、告知劳动者
3、劳动规章制度具有效力的条件(ABCD)?A、制定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制定程序合法D、其他条件
4、劳动组织规则体现在(ABCD)?A、劳动定员规则B、劳动定额规则C、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D、劳动优化组合规则
5、惩戒权形式的原则(ABCD)?A、以劳动规章制度为依据B、平等待遇原则C、相当性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规章制度等同于劳动纪律。错误
2、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附件。正确
3、劳动规章制度规定的的劳动者利益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正确
4、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一发制定的。正确
5、对劳动者纪律处分不需征求工会的意见。错误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1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最早进行职工参与立法的国家是(B)?A、英国B、德国C、美国D、瑞士
2、职工参与制度在许多国家盛行于(D)?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3、职工民主管理的深度而言,最深层次为(D)?A、知情B、参考性意见C、约束性意见D、决定或批准
4、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A)?A、代表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B、权力机构C、执行机构D、监督机构
5、下列不属于企业机构内职工代表确定方式的是(B)?A、职代会推举B、劳动行政部门任命C、职工群众选举D、工会组织指定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职工民主管理,正确的为(ABC)?A、以职工身份参与管理B、参与企业内部事务管理C、对企业管理的参与D、是职工参与国家或社会事务管理
2、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为(ABCD)?A、机构参与B、代表参与C、岗位参与D、个人参与
3、职工代表大会的多维关系体现在(ABCDE)?A、与股东大会或股东会的关系B、与董事会的关系C、与总经理的关系D、与监事会的关系E、与企业党组和工会的关系
4、企业机构内职工代表制度特点(ABD)?A、职工代表进入企业机构B、职工代表作为企业机构的正式成员C、职工代表进入的企业机构为临时机构D、职工代表进入的企业机构为常设机构
5、职工民主管理利益机制的重点在于(ABCD)?A、职工分享利益总量的确定B、利用均等分享与利益差别分享的结合C、利益分享与亏损分担对称D、职工离开企业是职工股的处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 1、职工民主管理的度体现在广度和深度。正确
2、在我国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氛围已经形成。错误
3、我国应将职工代表大会适用到非公有制企业。正确
4、在我国,平等协商可以达成书面文件,也可形成口头协议。正确
5、企业机构内职工代表的确定,一般通过职代会推选。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工作时间,正确的选项为(D)?
A、不包括准备工作时间B、不包括结束工作时间C、仅包括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D、包括法定的非劳动消耗时间
2、(C)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长期争取的目标。A、6B、7C、8D、10
3、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最早出现在(A)?A、新西兰B、瑞士C、瑞典D、美国
4、从1995年5月日,我国法定周最长工时缩短为(C)?A、48B、44C、40D、36
5、一般情况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C)小时。A、1B、2C、3D、4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休息时间的要点(ABCD)?A、劳动者免于劳动给付B、又劳动者自由支配C、休息时间内的甚或保障由用人单位支配D、用人单位不得非法占用
2、工作班制逐渐走向灵活化和多样化的评价(BCD)?A、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弥补传统工时制的不足C、有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D、有助于增加就业岗位
3、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ABCDEFG)?A、春节B、新年C、中秋节D、端午节E、清明节F、劳动节G、国庆节
4、职工探亲假的表现(ABCD)?A、职工探望配偶B、职工探望父母C、内地进藏人员回内地休假D、华侨、侨眷只回国探望配偶
5、关于延长工作时间,正确的是(ABCD)?A、加班B、加点C、一般情况下延长D、特殊情形下延长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工作时间的长度只能由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约定。错误
2、工时不断缩短成为世界的趋势。正确
3、非标准工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正确
4、我国已经制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确
5、对法定节假日以外延长工时,应优先采用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形式。错误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3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工资制度中三方的权利不包括(B)?
A、劳动者的工资权B、工会的工资监督权C、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自主权D、国家的工资管理权
2、我国国家机关的工资分配方式(A)?A、立法确定B、自主协商确定C、单方自主确定D、自主协商或单方自主确定
3、不属于辅助工资的(C)?A、奖金B、津贴、补贴C、计件工资D、加班加点工资
4、最低工资立法开端于(B)?A、新西兰B、澳大利亚C、美国D、苏联
5、我国的最低工资规定制定于(D)?A、1948年B、1949年C、1993年D、2004年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工资的基本职能为(ABCD)?A、分配职能B、保障职能C、激励职能D、杠杆职能
2、基本工资的主要特征为(ABCDEF)?A、常规性B、结构性C、等级性D、固定性E、主干性F、基准性
3、我国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的参考因素(ABCDE)?A、最低生活费用B、社平均工资水平C、劳动生产率D、就业状况E、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ABCDE)?A、直接支付B、货币支付C、足额支付D、定期支付E、优先支付
5、工资支付的资金来源保障,体现在(ABC)?A、工资基金制度B、工资保证金制度C、欠薪保证金制度D、实际工资保障制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工资一般只能用法定货币支付。正确
2、年薪不是一种工资形式。错误
3、最低工资标准不适用于公务员。正确
4、我国劳动立法不允许扣除工资。错误
5、劳动保险、劳动福利的各项费用不列入工资总额范围。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保护法受保护者为(A)?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D、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2、我国的劳动保护立法开始于(A)?A、《共同纲领》B、《劳动法》C、《安全生产法》D、《职业病防治法》
3、《安全生产法》属于(B)?A、专门性基本法B、综合性基本法C、单项规章D、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4、关于劳动安全立法与劳动卫生立法关系,正确的为(C)?A、应重视劳动安全立法B、应重视劳动卫生立法C、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立法并重D、劳动安全立法代替劳动卫生立法
5、我国女职工产期,享受不少于(D)天的假期。A、60B、90C、120D、160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劳动保护法的特征为(ABCD)?A、保护对象具有首要性B、内容具有技术性C、法律约束具有强制性D、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2、劳动保护关系中,各方的权利义务体现在(ABCD)?A、政府的劳动保护职责B、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义务C、劳动者劳动保护权利D、劳动者劳动保护义务
3、劳动卫生技术规程包括(不会)?A、防止有毒物质损害B、防止粉尘危害C、防止电磁辐射危害D、通风和照明E、卫生保健等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ABCDE)?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生产审批、验收制度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D、安全生产具保、报告制度E、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5、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体现在(ABCD)?A、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B、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C、未成年工使用登记制度D、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登记制度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保护仅限于劳动过程。正确
2、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正确
3、劳动者离开单位,,无权索取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错误
4、我国未成年工是指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错误
5、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夜班劳动。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5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就业,不正确的选项为(D)?A、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B、具有就业愿望C、具有合法性D、仅指正规就业
2、我国关于劳动就业的专门立法为(D)?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C、失业保险法D、就业促进法
3、就业歧视法律救济的举证责任主体为(C)?A、劳动者B、受害人C、用人单位D、法院
调查证据
4、关于就业歧视,表述不正确的为(C)?A、与公平就业原则背离B、与平等待遇原则背离
C、不应有例外规定D、内容非常广泛
5、关于劳动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不正确的为(D)?A、劳动者年满16周岁B、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C、自由流动受法律保护D、可以以户籍为由进行限制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就业法的原则体现在(ABCD)?A、平等就业原则B、市场调节就业与宏观调空相结合原则C、城乡统筹就业原则D、照顾特殊群体就业原则
2、劳动者的就业权表现为(ABCDE)?A、就业竞争权B、自由择业权C、就业平等权D、职业安定权E、公共就业保障权
3、就业歧视包括(ABCDE)?A、性别歧视B、民族歧视C、残疾歧视D、疾病或传染病歧视E、户籍歧视
4、特殊就业保障包括(ABCD)?A、妇女就业保障B、残疾人就业保障C、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保障D、退役军人就业保障
5、劳动就业政策支持体现在(ABCDE)?A、产业政策B、投资C、财政(税收)政策D、金融政策E、城乡和区域统筹政策等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政府具有促进就业的职责。正确
2、对于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劳动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正确
3、对就业歧视,受害人不能主张竟声损害赔偿。错误
4、招工时不得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正确
5、我国实行灵活就业政策。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16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C)职业技能开发的关键。A、普通教育B、职业基础教育C、职业培训D、学徒培训
2、最早关于学徒的劳动立法为(A)?A、《学徒健康与道德法》B、《就业训练法》C、《工业培训法》D、《雇佣培训法》
3、我国职业培训的发展阶段(C)?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D、实行市场经济以来
4、我国技术等级划分为(C)级。A、3B、6C、8D、10
5、国家对进入职业领域的劳动者实行(B)?A、单证制度B、双证制度C、三证制度D、四证制度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职业培训与职业基础教育比较(ABCD)?
A、内容不同B、性质不同C、形式不同D、管理体制不同
2、职业培训里原则(ABCDE)?A、先培后用原则B、按需培训原则C、培训费用合理负担原则D、培训效益责任原则E、学用一致原则
3、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ABCDE)?A、学徒培训B、就业训练C、技工学校培训D、劳动预备制培训E、职工培训
4、工人技术登记标准一般包括(BCD)?A、道德水平B、专业理论知识C、职业技术操作要求D、工作实例
5、职业技能鉴定的程序(ABCD)?A、申请B、受理C、考核(考评)D、发证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职业培训应满足劳动者从业愿望。正确错误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4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