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20:12

  本文关键词: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已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瓶颈。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外需的紧缩使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不再稳定,更显现了扩大内需的必要。2010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事实上,我国政府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开始出台各项措施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有研究认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和居民消费相关,为提高居民消费率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首先运用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Leland的预防性储蓄理论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从定性的角度论证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率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是通过增加居民生命周期内的收入、降低预防储蓄的需求、改善收入分配等机制提高居民消费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增加税负、替代居民消费等原因降低居民消费率。其总效应取决于公共支出的力度和资金来源。然后,本文选用71个国家7个年度共274个观测点的数据,运用针对混合截面数据的稳定聚类方法估计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地论证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率影响:在其他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居民消费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公共卫生支出为GDP的4.72%时,居民消费率达到最大;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也有类似的“先扬后抑”的作用,当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占GDP的5.05%时,居民消费率达到最大。而教育公共支出对与居民消费率的作用并不显著。由于我国近年公共卫生支出一直不足GDP的1%,社会保障公共支出不足GDP的2.3%,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增大在这两方面的公共支出力度,同时注意合理规划资金来源、并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从而使为居民消费率逐步提高。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 公共支出 混合截面数据 稳定聚类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12.45;F126;F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1
  • 1.2 研究现状11-18
  • 1.2.1 概念界定11-13
  • 1.2.2 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13-15
  • 1.2.3 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5
  • 1.2.4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类公共支出与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关系15-17
  • 1.2.5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17-18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居民消费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的现状及相互关系20-33
  • 2.1 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和问题20-23
  • 2.1.1 居民消费率低且持续下降20-21
  • 2.1.2 居民消费与储蓄投资不平衡21-22
  • 2.1.3 居民消费结构有待升级22-23
  • 2.2 我国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公共支出的现状和问题23-25
  • 2.2.1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力度不足24
  • 2.2.2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方式不合理24-25
  • 2.2.3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不足25
  • 2.3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定性分析25-29
  • 2.3.1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福利对居民生命周期收入和消费的影响26-27
  • 2.3.2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福利对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27-28
  • 2.3.3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与居民消费28
  • 2.3.4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28-29
  • 2.3.5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总效应29
  • 2.4 我国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制约29-32
  • 2.5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定量研究33-56
  • 3.1 计量模型的基本框架33
  • 3.2 变量的选取和定义33-37
  • 3.2.1 主要变量的选取和定义33-34
  • 3.2.2 其他解释变量的选取和定义34-37
  • 3.3 数据的来源和整理37-42
  • 3.3.1 数据的来源37-39
  • 3.3.2 数据的整理39-42
  • 3.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42-47
  • 3.4.1 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布43
  • 3.4.2 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占GDP 比重的分布43-44
  • 3.4.3 人均收入和公共卫生支出力度的关系44
  • 3.4.4 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力度的关系44-46
  • 3.4.5 卫生公共支出力度和居民消费率的统计关系46-47
  • 3.4.6 教育公共支出力度和居民消费率的统计关系47
  • 3.5 模型的估计和检验47-50
  • 3.5.1 模型及估计方法的选取47-48
  • 3.5.2 模型的估计和检验48-50
  • 3.6 结果分析50-54
  • 3.6.1 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概述50-51
  • 3.6.2 公共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51
  • 3.6.3 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51-54
  • 3.6.4 教育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54
  • 3.7 本章小结54-56
  • 第4章 合理安排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的政策建议56-64
  • 4.1 适度增强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支出力度56-58
  • 4.1.1 大力增强公共卫生支出力度56-57
  • 4.1.2 适度增加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力度57
  • 4.1.3 稳步提高教育公共支出力度57-58
  • 4.2 合理规划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58-61
  • 4.2.1 将国有垄断企业利润纳入财政收入范畴58-59
  • 4.2.2 采用灵活的税收政策提高财政收入59-60
  • 4.2.3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60-61
  • 4.3 与提高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相配套的其他措施61-63
  • 4.3.1 选用能够降低贫富差距的措施61-62
  • 4.3.2 积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62
  • 4.3.3 适度鼓励金融业发展并提供小额个人贷款62-63
  • 4.4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70-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4-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熙;柳欣;;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9期

2 洪源;肖海翔;;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视角[J];财贸研究;2009年04期

3 于长革;;政府公共消费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4 刘尚希;王宇龙;;财政政策:从公共投资到公共消费[J];财政与发展;2008年04期

5 刘东皇;沈坤荣;;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J];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6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7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8 严先溥;;中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年02期

9 常欣;;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基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互补性关系的分析[J];开放导报;2006年04期

10 孙凤;预防性储蓄理论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J];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99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