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23:3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逐步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概念。物联网技术作为当下十分热门的研究内容之一,它综合了网络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已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对物联网技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其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本文主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引发出社会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引发社会安全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具体对策。具体来说,本文以物联网技术在文化、政治、军事三个领域引发的安全问题入手,从技术、道德、法律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形成安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技术、道德、法律三方面的解决对策,从而让物联网技术能够更加安全地服务于社会,与此同时也能更好的让人们更加安全的在社会活动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理论概述
2.1 技术与技术的安全性
2.1.1 技术与技术价值
2.1.2 技术的安全性
2.1.3 技术的社会安全
2.2 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2.2.1 物联网技术的定义
2.2.2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2.3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2.3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的关联性
2.3.1 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2.3.2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的关联
第3章 物联网技术的社会安全问题表现
3.1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文化安全问题
3.1.1 物联网技术使文化传播途径更多样、内容更复杂
3.1.2 物联网的技术价值使思想文化传播的人文精神受到挑战
3.1.3 物联网技术使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任务变得更为紧迫
3.2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政治安全问题
3.2.1 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3.2.2 物联网技术对政治安全的影响
3.3 军事物联网的应用与安全问题
3.3.1 军事物联网的应用
3.3.2 军事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第4章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4.1 技术层面原因分析
4.1.1 缺乏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
4.1.2 RFID标识缺乏自身保证安全能力
4.1.3 物联网核心网络管理亟待加强
4.2 道德素质层面原因分析
4.2.1 道德缺失
4.2.2 价值观缺失
4.2.3 利益的诱惑
4.3 法律层面原因分析
4.3.1 缺乏完善的隐私安全及信息安全保护法
4.3.2 对源头信息持有者的制裁力度不够
4.3.3 受害人维权难度大
第5章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对策分析
5.1 提高物联网技术发展水平
5.1.1 建立物联网统一安全技术标准
5.1.2 完善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5.1.3 加强物联网核心网络管理与技术联合
5.2 加强道德素质提升
5.2.1 加强对物联网技术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道德教育
5.2.2 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构建安全体系人文环境
5.3 加强物联网法制建设
5.3.1 制定和完善隐私安全保护法
5.3.2 制定和完善与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5.3.3 完善数据库保护法等相关技术条线法律的制定
5.3.4 强化司法人员素质及执法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研究[J]. 李昊青. 现代情报. 2018(10)
[2]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逻辑和终极价值[J]. 马振超. 国际安全研究. 2018(03)
[3]论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J]. 戴圣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4]物联网的伦理问题探究——以海德格尔技术伦理思想为视角[J]. 胡晓萌.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5]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问题初探[J]. 范波,刘利强.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24)
[6]当下教育的责任担当[J]. 朱国忠. 教育科学论坛. 2014(11)
[7]浅析物联网环境下传媒产业的变化[J]. 刘丹,杨晓莉. 新闻世界. 2014(06)
[8]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余飞越.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20)
[9]物联网的社会发展效应[J]. 赖风,金燕. 学海. 2013(06)
[10]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张岩. 信息通信. 2013(07)
博士论文
[1]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美文.吉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物联网伦理问题探究[D]. 唐力.太原科技大学 2012
[2]物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建设[D]. 尹卫民.西南政法大学 2012
[3]物联网伦理问题探析[D]. 刘泽喜.武汉科技大学 2010
[4]技术的安全性思考[D]. 吴瑞健.武汉科技大学 2008
[5]网络伦理及其哲学反思[D]. 李庆国.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2359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理论概述
2.1 技术与技术的安全性
2.1.1 技术与技术价值
2.1.2 技术的安全性
2.1.3 技术的社会安全
2.2 物联网技术的概述
2.2.1 物联网技术的定义
2.2.2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2.3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2.3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的关联性
2.3.1 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2.3.2 物联网技术与社会安全的关联
第3章 物联网技术的社会安全问题表现
3.1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文化安全问题
3.1.1 物联网技术使文化传播途径更多样、内容更复杂
3.1.2 物联网的技术价值使思想文化传播的人文精神受到挑战
3.1.3 物联网技术使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任务变得更为紧迫
3.2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政治安全问题
3.2.1 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3.2.2 物联网技术对政治安全的影响
3.3 军事物联网的应用与安全问题
3.3.1 军事物联网的应用
3.3.2 军事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第4章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4.1 技术层面原因分析
4.1.1 缺乏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
4.1.2 RFID标识缺乏自身保证安全能力
4.1.3 物联网核心网络管理亟待加强
4.2 道德素质层面原因分析
4.2.1 道德缺失
4.2.2 价值观缺失
4.2.3 利益的诱惑
4.3 法律层面原因分析
4.3.1 缺乏完善的隐私安全及信息安全保护法
4.3.2 对源头信息持有者的制裁力度不够
4.3.3 受害人维权难度大
第5章 物联网技术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对策分析
5.1 提高物联网技术发展水平
5.1.1 建立物联网统一安全技术标准
5.1.2 完善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5.1.3 加强物联网核心网络管理与技术联合
5.2 加强道德素质提升
5.2.1 加强对物联网技术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道德教育
5.2.2 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构建安全体系人文环境
5.3 加强物联网法制建设
5.3.1 制定和完善隐私安全保护法
5.3.2 制定和完善与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5.3.3 完善数据库保护法等相关技术条线法律的制定
5.3.4 强化司法人员素质及执法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研究[J]. 李昊青. 现代情报. 2018(10)
[2]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逻辑和终极价值[J]. 马振超. 国际安全研究. 2018(03)
[3]论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J]. 戴圣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4]物联网的伦理问题探究——以海德格尔技术伦理思想为视角[J]. 胡晓萌.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5]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问题初探[J]. 范波,刘利强.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24)
[6]当下教育的责任担当[J]. 朱国忠. 教育科学论坛. 2014(11)
[7]浅析物联网环境下传媒产业的变化[J]. 刘丹,杨晓莉. 新闻世界. 2014(06)
[8]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余飞越.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20)
[9]物联网的社会发展效应[J]. 赖风,金燕. 学海. 2013(06)
[10]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张岩. 信息通信. 2013(07)
博士论文
[1]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美文.吉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物联网伦理问题探究[D]. 唐力.太原科技大学 2012
[2]物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建设[D]. 尹卫民.西南政法大学 2012
[3]物联网伦理问题探析[D]. 刘泽喜.武汉科技大学 2010
[4]技术的安全性思考[D]. 吴瑞健.武汉科技大学 2008
[5]网络伦理及其哲学反思[D]. 李庆国.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2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2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