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儿童权利本位视角下“法律孤儿”的照顾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22:29
  基于近十年对"法律孤儿"、救助机构的跟踪调查,发现"法律孤儿"在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上存在缺失,具体表现为监护养育责任主体不明晰、社会保障与救济存在漏洞、儿童教育与人文关怀程度低、儿童自主选择和表达权受限。通过建构协同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提供替代性、支持性、发展性和补充性的福利服务能够实现儿童权利补位,以政府主导、机构照管、亲属抚育的行动模式来保障"法律孤儿"权利的实现。 

【文章来源】:青年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权利缺失:“法律孤儿”生存现状分析
    (一)生存权:监护养育责任主体不明晰
    (二)受保护权:社会保障与救济存在漏洞
    (三)发展权:儿童教育与人文关怀程度低
    (四)参与权:儿童自主选择和表达权受限
四、权利补位:协同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建构
    (一)协同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含义
    (二)建构协同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
        2.内容完整性
        3.政策积极性
    (三)针对“法律孤儿”的协同发展型儿童福利制度建构
五、权利实现:“法律孤儿”照顾保护的行动模式
    (一)国家责任:政府主导模式
    (二)社会参与:机构照管模式
        第一,将机构照管与社区照顾相结合。
        第二,在机构内开展类家庭式寄养模式。
        第三,广泛动员与自给自足的资源获取方式。
    (三)家庭兜底:亲属抚育模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困境与社会工作的介入[J]. 何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社会工作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研究[J]. 陈鹏.  社会科学战线. 2017(11)
[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基于儿童权利的视角[J]. 范斌,童雪红.  学习与实践. 2017(08)
[4]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刘红霞.  法学杂志. 2016(04)
[5]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模式研究——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例[J]. 张铮,段志远.  管理世界. 2015(07)
[6]中国儿童福利权实现的路径[J]. 吴鹏飞,余鹏峰.  青年探索. 2015(04)
[7]“法律孤儿”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J]. 陈少锋,贺新春.  学术论坛. 2014(08)
[8]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问题[J]. 谭晓慧.  法制与社会. 2014(16)
[9]承认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生存现状的个案研究[J]. 王君健,寇薇.  青年研究. 2013 (05)
[10]国家亲权理论与少年司法——以美国少年司法为中心的研究[J]. 姚建龙.  法学杂志. 2008(03)



本文编号:3174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74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