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主要证据不足”情形认定问题探析 ——以283份裁判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4 18:33
行政诉讼中“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对理论和实践都至关重要,规范认定“主要证据不足”的情形是通往行政法治的阶梯。但目前对“主要证据不足”的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鲜少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分析“主要证据不足”的司法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认识其本质,再来探讨“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283个案例的考察,发现“主要证据不足”在司法认定中出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司法适用泛化、与其他撤销依据之间边界模糊、未能与行政案件证明标准有机结合、裁判文书说理性不强等方面。造成此困境的原因在于《行政诉讼法》没有对“主要证据不足”的概念和认定情形作出解释,对撤销判决审查标准的划分没有遵循统一的逻辑,未明确类型化的证明标准。故而可以借鉴“主要证据不足”认定的司法经验,立足于学界已有的理论,规范“主要证据”的界定标准与“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同时厘清其与其他撤销依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主要证据不足”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相结合,加强对“主要证据不足”这一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裁判说理。这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好地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中“主要证据不足”这一法律条文的含义并准确运用这一条款解决...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样本统计
第一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的司法认定现状
第一节 法院认定“主要证据不足”的裁判理由
一、认定事实不清
二、认定事实错误
三、没有事实根据
四、证据不合法
五、证据不充分
六、责任主体认定错误
七、证据证明力低
八、其他
第二节 法院适用“主要证据不足”的表现
一、单独适用
二、共同适用
三、笼统适用
四、未适用
第二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证据不足”司法适用泛化
二、“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依据边界模糊
三、认定“主要证据不足”时未与证明标准有机结合
四、认定“主要证据不足”的法律理由不明确
第二节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立法规定比较笼统
二、“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依据之间界限不清
三、行政案件类型化证明标准体系尚未明确
四、法官自由心证的制约不足
第三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的完善
第一节 规范适用“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
一、明确“主要证据”的界定标准
二、规范“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
第二节 厘清“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理由的关系
一、与“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关系
二、与“违反法定程序”的关系
三、与“明显不当”的关系
第三节 与类型化的行政案件证明标准适用相结合
一、优势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二、明显优势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三、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第四节 发挥指导性案例的示范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型化视野下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再认识[J]. 邵亚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试析裁判说理的困境与出路[J]. 付成斌,吴永科. 行政与法. 2019(08)
[3]从“德发案”看税收核定司法证明标准的适用[J]. 王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4)
[4]司法判决对正当程序原则的发展[J]. 周佑勇. 中国法学. 2019(03)
[5]行政诉讼事实审查与证明标准适用规则——以一起取消高校考生录取资格案件为分析样本[J]. 张文忠,高凌,史克诚.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22)
[6]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困境与出路——以218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 张硕.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6)
[7]“排除合理怀疑”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逻辑[J]. 吕富生. 研究生法学. 2018(02)
[8]民事裁判文书说理实证调查——基于900篇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J]. 夏克勤. 中国应用法学. 2018(02)
[9]明显不当审查标准的内涵与适用——以《行政诉讼法》第70条第(六)项为核心[J]. 于洋. 交大法学. 2017(03)
[10]论法官如何以“明显不当”审查行政机关的证据调查和事实认定[J]. 陈泽宇.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博士论文
[1]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D]. 王薇.武汉大学 2017
[2]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D]. 范文进.西南政法大学 2015
[3]行政行为的撤销研究[D]. 谭剑.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行政诉讼撤销判决中“滥用职权”的认定[D]. 王明瑞.郑州大学 2019
[2]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司法适用研究[D]. 仙境.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行政诉讼撤销判决的适用情形研究[D]. 刘子锌.海南大学 2018
[4]论“明显不当”的司法适用[D]. 李秀敏.浙江大学 2017
[5]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D]. 宋县伟.辽宁大学 2016
[6]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运用研究[D]. 吴法新.电子科技大学 2015
[7]论行政证据的证明标准[D]. 谢天照.吉林大学 2014
[8]“主要证据不足”概念的界定[D]. 吴玄顺.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465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样本统计
第一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的司法认定现状
第一节 法院认定“主要证据不足”的裁判理由
一、认定事实不清
二、认定事实错误
三、没有事实根据
四、证据不合法
五、证据不充分
六、责任主体认定错误
七、证据证明力低
八、其他
第二节 法院适用“主要证据不足”的表现
一、单独适用
二、共同适用
三、笼统适用
四、未适用
第二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证据不足”司法适用泛化
二、“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依据边界模糊
三、认定“主要证据不足”时未与证明标准有机结合
四、认定“主要证据不足”的法律理由不明确
第二节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立法规定比较笼统
二、“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依据之间界限不清
三、行政案件类型化证明标准体系尚未明确
四、法官自由心证的制约不足
第三章 “主要证据不足”情形司法认定的完善
第一节 规范适用“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
一、明确“主要证据”的界定标准
二、规范“主要证据不足”的认定情形
第二节 厘清“主要证据不足”与其他撤销理由的关系
一、与“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关系
二、与“违反法定程序”的关系
三、与“明显不当”的关系
第三节 与类型化的行政案件证明标准适用相结合
一、优势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二、明显优势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三、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适用的行政行为
第四节 发挥指导性案例的示范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型化视野下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再认识[J]. 邵亚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试析裁判说理的困境与出路[J]. 付成斌,吴永科. 行政与法. 2019(08)
[3]从“德发案”看税收核定司法证明标准的适用[J]. 王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4)
[4]司法判决对正当程序原则的发展[J]. 周佑勇. 中国法学. 2019(03)
[5]行政诉讼事实审查与证明标准适用规则——以一起取消高校考生录取资格案件为分析样本[J]. 张文忠,高凌,史克诚.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22)
[6]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困境与出路——以218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 张硕.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6)
[7]“排除合理怀疑”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逻辑[J]. 吕富生. 研究生法学. 2018(02)
[8]民事裁判文书说理实证调查——基于900篇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J]. 夏克勤. 中国应用法学. 2018(02)
[9]明显不当审查标准的内涵与适用——以《行政诉讼法》第70条第(六)项为核心[J]. 于洋. 交大法学. 2017(03)
[10]论法官如何以“明显不当”审查行政机关的证据调查和事实认定[J]. 陈泽宇.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博士论文
[1]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D]. 王薇.武汉大学 2017
[2]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D]. 范文进.西南政法大学 2015
[3]行政行为的撤销研究[D]. 谭剑.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行政诉讼撤销判决中“滥用职权”的认定[D]. 王明瑞.郑州大学 2019
[2]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司法适用研究[D]. 仙境.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行政诉讼撤销判决的适用情形研究[D]. 刘子锌.海南大学 2018
[4]论“明显不当”的司法适用[D]. 李秀敏.浙江大学 2017
[5]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D]. 宋县伟.辽宁大学 2016
[6]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运用研究[D]. 吴法新.电子科技大学 2015
[7]论行政证据的证明标准[D]. 谢天照.吉林大学 2014
[8]“主要证据不足”概念的界定[D]. 吴玄顺.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4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0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