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4:32
随着我国城镇化深入推进,流动人口规模愈加庞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程度与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流动人口按照流动范围可以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际流动人口,本文选取农村省际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如何;第二,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提高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本文选取了 2017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的28664份数据样本作为分析资料,并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搭建了文章的分析框架。将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视为两个共生单元;依据共生模式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分析;借助共生界面提出了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假设,以此来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从强化共生单元、优化共生环境、健全共生界面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首先,在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时选取了 16个衡量社会融入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将16个变量合并为三个维度:经济整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再将三个维度整合为社会融入,运用Min-max标准化...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分析框架??
mas?11?R?s?i?hi.sis??3.?1.2数据筛选??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在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时需要筛选出满??足两个条件的数据:一是选取在“流动范围”中选择“跨时流动的数据,二是要??在“户口性质中”选择“农业”和“农转居”的数据。本文需要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以及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在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时选取了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现居地省份、??户籍地省份6个变量,在研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时总共选取了?16个??变量作为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在探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时选取了?4个控制变量、8个自变量。将所有需要用到的变量在SPSS中??进行频率分析查看缺损变量,然后将缺失变量的样本删除,最后留下28664份有效??样本。??3.2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分析??3.?2.?1.性别结构??在农村省际流动人口调查问卷中,样本总量有28664,其中男性有16409,占样??本总量的57.?2%,女性有12255人,占样本总量的42.?8%?(如图3.?1),男女人数相??差4154人,二者比例相差14.?4%。由结果可知跨省流动的人口中,男性的比例是明??显局于女性的。??18000?57.2%??16000??14000??42-8%??■■■■■■??男?女??图3.?1农村省际流动人口性别结构??24??
,人数为47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5%;?1960—1969年出生的人口为60后,人数为337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1.?8%;??1970—1979年出生的人口为70后,人数为7071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7%;??1980—1989年出生的人口为80后,人数为1044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4%;??1990—1999年出生的人口为90后,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9%;?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为00后,人数为108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0.4%。??由图3.?2可知,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中40后、50后、00后人数极??少,主要集中在60后、70后、80后、90后,其中80后最多。由年龄构成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以青壮年为主。??12000??36.?4%??10^)0??_?24.7%?I?24.9%??-?|?P??4000?11,8%??2000??〇.3%?l」%?_?L’:1?_?['I?0.4%??4〇b?50?U?60?ii?70?U?SOfii?90?U?00',;'??图3.?2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年龄结构??3.?2.?3.受教育程度??如图3.3,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达86.?3%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未上过学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共有632人,占比2.?2%;??小学程度共有4462人,占比15.6%;初中程度共有13816人,占比48.?2%;高中/中??专程度共有5841人,占比20.?4%;大学专科程度的共有2511人,占比8.?8%;大学??本科程度共有1310人,占比4.?6%;研宄生程度的仅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影响的趋势分析[J]. 张刚,杨胜慧. 西北人口. 2019(04)
[2]靠谁养老、去哪养老:乡城流动人口养老意愿分析[J]. 刘厚莲. 人口与发展. 2019(03)
[3]社会组织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对80家社会组织的调研[J]. 肖子华,林颖,赵小平. 人口与社会. 2018(06)
[4]新时代背景下流动青年社会融入的结构测度与影响因素——基于2017年湖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J]. 徐鹏,周长城.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9)
[5]魂之归兮,乡土中国——费孝通的乡土情结[J]. 彭兆荣.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3)
[6]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基于社区融合视角[J]. 刘亮,高汉,章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7]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问题与对策[J]. 刘金伟. 人口与社会. 2018(04)
[8]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转居”社区治理机制与类型比较——基于北京市四类典型社区的案例研究[J]. 李岩,张小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9]中国城市移民二代的社会融入测量研究——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J]. 路锦非.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2)
[10]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J]. 祁静,郑笑. 调研世界. 2018(04)
博士论文
[1]“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D]. 姚德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770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分析框架??
mas?11?R?s?i?hi.sis??3.?1.2数据筛选??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在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时需要筛选出满??足两个条件的数据:一是选取在“流动范围”中选择“跨时流动的数据,二是要??在“户口性质中”选择“农业”和“农转居”的数据。本文需要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以及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在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时选取了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现居地省份、??户籍地省份6个变量,在研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时总共选取了?16个??变量作为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在探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时选取了?4个控制变量、8个自变量。将所有需要用到的变量在SPSS中??进行频率分析查看缺损变量,然后将缺失变量的样本删除,最后留下28664份有效??样本。??3.2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分析??3.?2.?1.性别结构??在农村省际流动人口调查问卷中,样本总量有28664,其中男性有16409,占样??本总量的57.?2%,女性有12255人,占样本总量的42.?8%?(如图3.?1),男女人数相??差4154人,二者比例相差14.?4%。由结果可知跨省流动的人口中,男性的比例是明??显局于女性的。??18000?57.2%??16000??14000??42-8%??■■■■■■??男?女??图3.?1农村省际流动人口性别结构??24??
,人数为47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5%;?1960—1969年出生的人口为60后,人数为337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1.?8%;??1970—1979年出生的人口为70后,人数为7071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7%;??1980—1989年出生的人口为80后,人数为1044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36.?4%;??1990—1999年出生的人口为90后,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4.?9%;?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为00后,人数为108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0.4%。??由图3.?2可知,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中40后、50后、00后人数极??少,主要集中在60后、70后、80后、90后,其中80后最多。由年龄构成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以青壮年为主。??12000??36.?4%??10^)0??_?24.7%?I?24.9%??-?|?P??4000?11,8%??2000??〇.3%?l」%?_?L’:1?_?['I?0.4%??4〇b?50?U?60?ii?70?U?SOfii?90?U?00',;'??图3.?2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年龄结构??3.?2.?3.受教育程度??如图3.3,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达86.?3%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未上过学的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共有632人,占比2.?2%;??小学程度共有4462人,占比15.6%;初中程度共有13816人,占比48.?2%;高中/中??专程度共有5841人,占比20.?4%;大学专科程度的共有2511人,占比8.?8%;大学??本科程度共有1310人,占比4.?6%;研宄生程度的仅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影响的趋势分析[J]. 张刚,杨胜慧. 西北人口. 2019(04)
[2]靠谁养老、去哪养老:乡城流动人口养老意愿分析[J]. 刘厚莲. 人口与发展. 2019(03)
[3]社会组织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对80家社会组织的调研[J]. 肖子华,林颖,赵小平. 人口与社会. 2018(06)
[4]新时代背景下流动青年社会融入的结构测度与影响因素——基于2017年湖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J]. 徐鹏,周长城.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9)
[5]魂之归兮,乡土中国——费孝通的乡土情结[J]. 彭兆荣.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3)
[6]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基于社区融合视角[J]. 刘亮,高汉,章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7]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问题与对策[J]. 刘金伟. 人口与社会. 2018(04)
[8]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转居”社区治理机制与类型比较——基于北京市四类典型社区的案例研究[J]. 李岩,张小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9]中国城市移民二代的社会融入测量研究——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J]. 路锦非.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2)
[10]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J]. 祁静,郑笑. 调研世界. 2018(04)
博士论文
[1]“共生”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治理研究[D]. 姚德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1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