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研究的起点与难点:概念与界分
发布时间:2021-11-18 08:58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灵活就业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在其劳动关系模糊和就业弹性大等特点的指导下,国内外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灵活就业群体进行了若干定义。课题组成员认为:应在遵循灵活就业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文本明确其适用范围,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对其进行界定。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20,(0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灵活就业”的兴起背景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二、“灵活就业”的基本特征
(一)劳动关系模糊
(二)工作弹性较大
三、“灵活就业”群体的界分
(一)国内学者的定义视角
(二)国外部分界定方法
(三)关系型界定方法的尝试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 武晓雯. 新疆农垦经济. 2018(07)
[2]非正规就业概念及其测算方法探析[J]. 曲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对上海市人口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估算与分析[J]. 张彦.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3)
[4]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 万向东. 管理世界. 2008(01)
[5]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 胡鞍钢,赵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 姚裕群. 人口学刊. 2005(03)
[7]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彭希哲,姚宇. 社会科学. 2004(07)
[8]“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张丽宾. 经济研究参考. 2004(81)
本文编号:3502606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20,(0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灵活就业”的兴起背景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二、“灵活就业”的基本特征
(一)劳动关系模糊
(二)工作弹性较大
三、“灵活就业”群体的界分
(一)国内学者的定义视角
(二)国外部分界定方法
(三)关系型界定方法的尝试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 武晓雯. 新疆农垦经济. 2018(07)
[2]非正规就业概念及其测算方法探析[J]. 曲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对上海市人口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估算与分析[J]. 张彦.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3)
[4]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 万向东. 管理世界. 2008(01)
[5]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 胡鞍钢,赵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 姚裕群. 人口学刊. 2005(03)
[7]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彭希哲,姚宇. 社会科学. 2004(07)
[8]“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张丽宾. 经济研究参考. 2004(81)
本文编号:3502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50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