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8:36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建立合适的保障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满足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了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事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基于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为: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限、资金需求大、相关监管存在缺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城乡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差异等;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国家已经实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经验借鉴,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最后提出完善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对策,对策主要包括:需要加快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化建设、建立合理的低保资金分担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制度执行的管理与监督检查、适度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统筹。本文不仅提出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内部机制,还论述了该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与多个部门的工作配合,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市2006~2015年农村居民低保情况
图 3-2 北京市 2006~2015 年城市居民低保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市民政信息网当前,以低保为基础并配套实施医疗、住房、教育、灾害、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专项救助和社会救助互为补充的的制度在北京市已经得到初步的建立,截至 2015 年 9 月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城市低收入住户有 7.3 万户,人员有13.5 万名,有效的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在低保制度实行过程中,北京市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不断改进低保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首先明确了低保的条件和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 58 号)(2000)的提出,有关低保制度的细节性规定由市民政局协同其他部门制定,进一步明确流程。其次低保初审阶段实行入户调查制度,清楚了解申请人员的收入水平、身体情况、生活水平、就业能力等信息,具体执行时,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采访邻里、入户调查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将调查的结果作为审批的主要材料,先后对这些申请人员的相关信息和低保的标准进行两次重复公示,主要为了充分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绩效评价解读——以A市M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项目为例[J]. 江建锋. 财政监督. 2016(19)
[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 马海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18)
[3]基于扎根理论探析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J]. 李玲. 经营管理者. 2016(22)
[4]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立再思考[J]. 汤闳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3)
[5]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演进及政策评估[J]. 周文明,谢圣远. 广东社会科学. 2016(02)
[6]山西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 李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02)
[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的建设与管理[J]. 孟蕊. 山西青年. 2015(24)
[8]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关于财政支出最优规模的分析[J]. 王凡忠,丁子凡. 财政监督. 2015(33)
[9]“城乡低保一体化”中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J]. 林建鹏,何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10]基于ELES模型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研究——以湖北省城镇居民为例[J]. 黄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博士论文
[1]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 王红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研究[D]. 王艳.甘肃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17783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市2006~2015年农村居民低保情况
图 3-2 北京市 2006~2015 年城市居民低保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市民政信息网当前,以低保为基础并配套实施医疗、住房、教育、灾害、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专项救助和社会救助互为补充的的制度在北京市已经得到初步的建立,截至 2015 年 9 月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城市低收入住户有 7.3 万户,人员有13.5 万名,有效的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在低保制度实行过程中,北京市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不断改进低保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首先明确了低保的条件和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 58 号)(2000)的提出,有关低保制度的细节性规定由市民政局协同其他部门制定,进一步明确流程。其次低保初审阶段实行入户调查制度,清楚了解申请人员的收入水平、身体情况、生活水平、就业能力等信息,具体执行时,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采访邻里、入户调查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将调查的结果作为审批的主要材料,先后对这些申请人员的相关信息和低保的标准进行两次重复公示,主要为了充分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绩效评价解读——以A市M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项目为例[J]. 江建锋. 财政监督. 2016(19)
[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 马海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18)
[3]基于扎根理论探析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J]. 李玲. 经营管理者. 2016(22)
[4]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立再思考[J]. 汤闳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3)
[5]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演进及政策评估[J]. 周文明,谢圣远. 广东社会科学. 2016(02)
[6]山西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 李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02)
[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的建设与管理[J]. 孟蕊. 山西青年. 2015(24)
[8]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关于财政支出最优规模的分析[J]. 王凡忠,丁子凡. 财政监督. 2015(33)
[9]“城乡低保一体化”中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J]. 林建鹏,何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10]基于ELES模型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研究——以湖北省城镇居民为例[J]. 黄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博士论文
[1]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 王红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研究[D]. 王艳.甘肃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17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51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