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中社会保障发展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01 22:18
新时代新动能培育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西部地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作为经济社会的安全阀、稳定器,社会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尚不清楚是否对新动能产生影响。以人力资本为切入点,研究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逻辑关系,提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具有迫切需求,并对西部地区当前社会保障供给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较全国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对新动能培育的影响还有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路径,以发挥社会保障对新动能培育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7(05)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新时代新动能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
(一)新时代新动能的界定
1.新动能的概念
2.新动能的特征
(1)成长快
(2)活力强
(3)业态新
(4)以创新为驱动力
3.新动能的功能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
1.分散风险功能
2.资源配置功能
3.发展功能
(三)新动能培育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运作机理
1.人力资本推动新动能培育
2.社会保障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三、 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一)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数量的需求
(二)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需求
(三)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提高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需求
四、 新时代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人力资本与新动能培育
(一)建立基本模型
(二)建立门限面板模型
(三)变量的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四)计量结果分析
五、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底线公平为原则,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制度
(二)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实现西部地区全面小康
(三)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实现多元化供给机制
(四)完善社会保障评估与监测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障、企业家精神与内生经济增长[J]. 孙早,刘李华. 统计研究. 2019(01)
[2]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J]. 黄海艳,张红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6)
[3]企业家精神的“二重性”与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J]. 牛建国. 企业经济. 2018(11)
[4]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分析[J]. 贾俊雪,李紫霄,秦聪.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1)
[5]异质性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范晓莉,崔艺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11)
[6]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 陈曦,边恕,范璐璐,韩之彬. 人口与经济. 2018(04)
[7]培育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J]. 洪银兴. 经济科学. 2018(03)
[8]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和实践——第13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论要[J]. 郑功成,谢琼.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1)
[9]产业结构升级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分析[J]. 龚新蜀,王曼,潘明明. 商业研究. 2017(10)
[10]人力资本提升对我国城镇化影响的研究[J]. 陈翔,易定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9)
本文编号:3562935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7(05)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新时代新动能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
(一)新时代新动能的界定
1.新动能的概念
2.新动能的特征
(1)成长快
(2)活力强
(3)业态新
(4)以创新为驱动力
3.新动能的功能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
1.分散风险功能
2.资源配置功能
3.发展功能
(三)新动能培育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运作机理
1.人力资本推动新动能培育
2.社会保障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三、 新时代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一)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数量的需求
(二)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需求
(三)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提高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需求
四、 新时代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人力资本与新动能培育
(一)建立基本模型
(二)建立门限面板模型
(三)变量的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四)计量结果分析
五、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底线公平为原则,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制度
(二)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实现西部地区全面小康
(三)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实现多元化供给机制
(四)完善社会保障评估与监测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障、企业家精神与内生经济增长[J]. 孙早,刘李华. 统计研究. 2019(01)
[2]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J]. 黄海艳,张红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6)
[3]企业家精神的“二重性”与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J]. 牛建国. 企业经济. 2018(11)
[4]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分析[J]. 贾俊雪,李紫霄,秦聪. 中国工业经济. 2018(11)
[5]异质性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范晓莉,崔艺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11)
[6]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 陈曦,边恕,范璐璐,韩之彬. 人口与经济. 2018(04)
[7]培育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J]. 洪银兴. 经济科学. 2018(03)
[8]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和实践——第13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论要[J]. 郑功成,谢琼.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1)
[9]产业结构升级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分析[J]. 龚新蜀,王曼,潘明明. 商业研究. 2017(10)
[10]人力资本提升对我国城镇化影响的研究[J]. 陈翔,易定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09)
本文编号:3562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56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