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从以投资、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综合拉动的方向转变。扩大内需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长久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截止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通过在城市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促进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同时也是城市消费支出中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高风险、高强度、收入低的工作,对社会保障需求强烈,但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享受到和城镇户口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工面临着较大的健康安全风险、养老安全风险、职业风险、居住风险和子女教育风险等。另外,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排斥使农民工在社交关系和身份认同方面得不到满足。社会保障的缺乏加强了农民工对不确定性的感受,导致农民工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当期消费支出,造成消费需求的不足和消费结构的失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研究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提高农民工消费需求有重大意义。 针对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不足导致其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本文在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在深圳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以消费结构作为内窥镜,分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特征,同时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认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其消费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其次,以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并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项目进行划分,构建社会保障项目影响农民工消费意愿的概念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交互效应分析,检验社会保障各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农民工个体特征对社会保障项目及消费意愿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并不理想,在不同的保障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和满意度差异很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较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意愿较高;对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需求强烈;普遍对目前的子女教育政策感到满意,但希望获得更多职业培训和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身份待遇。 第二,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转型,由满足基本生存的温饱消费支出向追求个人发展的高层次消费结构转变。农民工储蓄倾向较高,通讯和应酬方面的开支较多,说明农民工与人交往的愿望较强烈,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第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包括社会救助(低保、救助和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社会福利(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社会认同和社交融洽)。救助项目和住房保障项目对农民工的消费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正向显著影响农民工消费意愿;由于农民工不愿意承担长期缴费成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的消费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工伤保险相比其他几种保险来说对农民工的影响较弱;子女教育福利、社会认同感和社会交往融洽对农民工的消费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职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农民工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满意度对其消费意愿的影响因为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等个体特征的不同有显著差异性。社会保障对女性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男性;21岁到40岁年龄段的人群对社会保障满意度更敏感,提高消费支出的可能性更大;高学历人群的消费意愿受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更大;社会保障对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低收入组。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 消费结构 消费意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3.55;F323.89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1 引言13-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18-19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内容18-19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9-21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研究思路20-21
-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21-22
- 2 基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对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22-28
- 2.1 社会保障制度22-23
- 2.1.1 社会保障的概念22
- 2.1.2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22-23
- 2.2 基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划分23-25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3
- 2.2.2 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划分23-25
- 2.3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25-28
- 2.3.1 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25-27
- 2.3.2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27-28
- 3 农民工社会保障及消费行为现状分析28-34
- 3.1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28-30
- 3.1.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28-30
- 3.1.2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30
- 3.2 农民工消费行为现状30-34
- 3.2.1 农民工的消费结构30-32
- 3.2.2 农民工消费行为特征分析32-34
- 4 研究设计34-39
- 4.1 研究模型34-35
- 4.2 研究假设35-36
- 4.3 问卷设计36
- 4.3.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36
- 4.3.2 问卷设计36
- 4.4 农民工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36-39
- 5 社会保障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39-52
- 5.1 信度检验39
- 5.2 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39-41
- 5.2.1 效度检验39-40
- 5.2.2 因子分析40-41
- 5.3 回归分析41-45
- 5.3.1 社会救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42
- 5.3.2 社会保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42-43
- 5.3.3 社会福利项目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43-44
- 5.3.4 社会保障及外部因素对农民工消费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44-45
- 5.4 个体特征调节变量的交互效应分析45-50
- 5.4.1 性别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46-47
- 5.4.2 年龄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47-48
- 5.4.3 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48-49
- 5.4.4 收入与社会保障项目的交互分析49-50
- 5.5 研究假设验证50-52
- 6 研究结论与讨论52-58
- 6.1 主要研究结论52-54
- 6.2 结论的政策建议54-56
- 6.2.1 建立以需求为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54-56
- 6.2.1.1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54
- 6.2.1.2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54-55
- 6.2.1.3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55-56
- 6.2.2 提高农民工的收入56
- 6.2.3 改善农民工的消费环境56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56-58
- 6.3.1 研究的不足之处56-57
- 6.3.2 未来研究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家虎;;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战略问题[J];北方经济;2008年23期
2 贺京同;霍焰;;心理会计、公共福利保障与居民消费[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3 杨秀惠,田学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4 林晓楠;;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5 邓可斌;易行健;;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异质性与消费倾向的变化——基于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6 谭国太;;发挥优势 调适心理 主动融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问题研究[J];重庆行政;2009年03期
7 严于龙;李小云;;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12期
8 田岗;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我国农村高储蓄现象的实证分析——一个包含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及检验[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9 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经济学动态;2000年09期
10 李伟群;程世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和拉动内需的制度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虎;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6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