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时刻》议程设置理论
发布时间:2022-07-13 15:46
作为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问政类节目,西安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自2016年开办至今已届两年;节目以“听民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察民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为诉求;把公众参与充分运用到政府治理之中,积极探索政府治理新模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议程设置理论探讨的是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及政策(政府)议程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及如何通过相互制约去影响受众对于重要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其最深层的关注点仍在于对媒介与民主的关切。论文认为《问政时刻》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媒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原因,在于其较好实现了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及政策议程的三方互动。通过对《问政时刻》节目议程的系统研究,探究地方电视台如何突出重围,通过议程架构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论文由《问政时刻》议程架构研究入手,系统梳理了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各自架构方式以及交相互动路径;通过梳理新媒体咨询信息、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问政时刻》做进一步的媒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分析,指出节目在重塑电视台公信力和影响力、推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电视问政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提出若干发展...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问政时刻》与“议程设置理论”
2.1 《问政时刻》节目概述
2.2 “议程设置理论”
3 《问政时刻》的议程架构
3.1 媒介议程架构
3.1.1 前期焦点策划
3.1.2 现场把控各方
3.1.3 后期追责反馈
3.2 公众议程架构
3.2.1 前期问题投诉
3.2.2 现场参与问政
3.2.3 后期监督整改
3.3 政策议程架构
3.3.1 前期问题暴露
3.3.2 现场反思承诺
3.3.3 后期加速整改
3.4 三方议程互动
4 《问政时刻》媒介效果
4.1 收视率高
4.2 受众面广
4.3 满意度良好
4.4 影响力大
4.5 媒介评价持肯定态度
5 《问政时刻》社会效果
5.1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5.2 督促官员履职尽责
5.3 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
6 《问政时刻》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6.1 节目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6.1.1 “锐度”与“广度”
6.1.2 “问责”与“揽责”
6.1.3 “速效”与“长效”
6.2 改善的举措
6.2.1 提升节目的深广度和专业性
6.2.2 增强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
6.2.3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问政时刻》收视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2:2016—2018 年《问政时刻》节目播出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人度的把握[J]. 毛芝春. 新闻前哨. 2018(03)
[2]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50年:溯源·演进·前景[J]. 史安斌,王沛楠.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10)
[3]电视问政的协商理念及其实现保障[J]. 何志武. 中州学刊. 2017(07)
[4]互联网思维下电视问政节目长效机制研究——以西安《问政时刻》栏目为例[J]. 陈志慧. 新闻知识. 2017(06)
[5]浅谈电视问政类节目的生命力[J]. 庄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6]公民在场、政府效能评价与电视问政的运行机制——以武汉市电视问政实践为例[J]. 韩万渠,沈亚平,原珂. 理论导刊. 2016(08)
[7]时政栏目《问政时刻》收视情况探析[J]. 刘宁. 今传媒. 2016(08)
[8]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传播渠道创新及问政意义——以南宁电视台《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节目为例[J]. 王峰. 传播与版权. 2016(05)
[9]武汉电视问政效果分析[J]. 陈卓.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10]多元舆论场中广电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提升研究[J]. 陈明. 中国出版. 2016(04)
硕士论文
[1]基于电视问政的官民互动政府回应研究[D]. 陈瑜瑕.广西大学 2018
[2]媒介融合背景下西安广播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D]. 廉张洁.西北大学 2018
[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转型策略研究[D]. 周轩羽.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舆论监督的发展策略[D]. 贾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论电视问政节目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D]. 李杨.河北大学 2015
[6]电视问政节目研究[D]. 王静.新疆大学 2014
[7]中国媒体对社会治理的参与[D]. 袁翔.北京印刷学院 2014
[8]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栏目品牌构建策略研究[D]. 张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0317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问政时刻》与“议程设置理论”
2.1 《问政时刻》节目概述
2.2 “议程设置理论”
3 《问政时刻》的议程架构
3.1 媒介议程架构
3.1.1 前期焦点策划
3.1.2 现场把控各方
3.1.3 后期追责反馈
3.2 公众议程架构
3.2.1 前期问题投诉
3.2.2 现场参与问政
3.2.3 后期监督整改
3.3 政策议程架构
3.3.1 前期问题暴露
3.3.2 现场反思承诺
3.3.3 后期加速整改
3.4 三方议程互动
4 《问政时刻》媒介效果
4.1 收视率高
4.2 受众面广
4.3 满意度良好
4.4 影响力大
4.5 媒介评价持肯定态度
5 《问政时刻》社会效果
5.1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5.2 督促官员履职尽责
5.3 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
6 《问政时刻》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6.1 节目议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6.1.1 “锐度”与“广度”
6.1.2 “问责”与“揽责”
6.1.3 “速效”与“长效”
6.2 改善的举措
6.2.1 提升节目的深广度和专业性
6.2.2 增强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
6.2.3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问政时刻》收视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2:2016—2018 年《问政时刻》节目播出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人度的把握[J]. 毛芝春. 新闻前哨. 2018(03)
[2]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50年:溯源·演进·前景[J]. 史安斌,王沛楠.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10)
[3]电视问政的协商理念及其实现保障[J]. 何志武. 中州学刊. 2017(07)
[4]互联网思维下电视问政节目长效机制研究——以西安《问政时刻》栏目为例[J]. 陈志慧. 新闻知识. 2017(06)
[5]浅谈电视问政类节目的生命力[J]. 庄颖.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6]公民在场、政府效能评价与电视问政的运行机制——以武汉市电视问政实践为例[J]. 韩万渠,沈亚平,原珂. 理论导刊. 2016(08)
[7]时政栏目《问政时刻》收视情况探析[J]. 刘宁. 今传媒. 2016(08)
[8]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传播渠道创新及问政意义——以南宁电视台《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节目为例[J]. 王峰. 传播与版权. 2016(05)
[9]武汉电视问政效果分析[J]. 陈卓.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10]多元舆论场中广电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提升研究[J]. 陈明. 中国出版. 2016(04)
硕士论文
[1]基于电视问政的官民互动政府回应研究[D]. 陈瑜瑕.广西大学 2018
[2]媒介融合背景下西安广播电视台《问政时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D]. 廉张洁.西北大学 2018
[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转型策略研究[D]. 周轩羽.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舆论监督的发展策略[D]. 贾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论电视问政节目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D]. 李杨.河北大学 2015
[6]电视问政节目研究[D]. 王静.新疆大学 2014
[7]中国媒体对社会治理的参与[D]. 袁翔.北京印刷学院 2014
[8]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栏目品牌构建策略研究[D]. 张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60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66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