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甘肃省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分析和执行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03:08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慢慢在提高,但是仍有不少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开支,当生存需求得不到保障时,会滋生出很多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与状况,所以经过国家的探索和研究,国务院于1999年9月颁布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同年10月1日,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条例”。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决定制定并推行农村低保政策。但是,现行的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政策在制定上仍然有很多没有涉及到的方面,也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定的执行问题。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包括文章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基础性理论背景。第二章本文介绍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现状,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我国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介绍了国内部分地区在低保政策推行时的先进之处。同时,对国内低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总体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确立本项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通过总结分析甘肃省调研点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梳理出各地在确认和划分低保对象时所用的方法和依据,同时指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调研过程简介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相关概念
        (一)政策适应性
        (二)公共政策执行
    六、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状
    一、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近年来的发展和改革
    二、目前总体仍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化不清晰
        (二)基层工作人员经费不足,服务网络和工作程序不到位
        (三)技术落后跟不上时代,居民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
        (四)部门间信息不能有效共享,隐性收入难以核实
        (五)对实物收入难以精准核实,评定过程存在随意性
        (六)城乡居民对家庭成员的界定有一定分歧
第三章 对甘肃省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分析
    一、甘肃省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分析
        (一)甘肃省现行低保制度政策的革新变化
        (二)政策对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要求和执行情况总结
    二、甘肃省各地政策中对低保人员的确定和分类方法
        (一)平凉市崆峒区及武威市古浪县的“3+1综合测评”法
        (二)定西市安定区的“五步法”评测
        (三)兰州市城关区的城乡低保一体化政策
        (四)陇南市成县根据政策建立的信息核对平台
    三、低保政策在各调研点推行时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甘肃省各地在执行政策时遇到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者遇到的问题
        (一)低保动态管理的实施不够规范
        (二)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信息获取量有限
        (三)低保基层工作力量薄弱且专业素养低。
        (四)对低保对象的心理疏导不够重视
        (五)牧区低保工作资料收集困难
        (六)部分村民对低保认识不足
        (七)政策执行不够灵活
    二、普通居民对低保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
        (一)居民缺乏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二)瞒报经济收入
        (三)群众对低保民主评议的参与度不高
        (四)居民权利意识不够强
        (五)“两半户”问题
    三、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对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过程的改善建议
    一、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目标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
        (一)完善政策内容,优化收入核对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加强对经济审查执行力度
    二、有效强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
        (一)加强专业执行部门的建设,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二)强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
        (三)协调分配社会资源,保证执行者的执行效率
    三、加强和低保政策受惠群众的交流工作
        (一)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宣传和引导
        (二)加强第三方评估力度
    四、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一)加快最新政策的普及
        (二)建设信息对比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
        (三)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主体
        (四)多方参与,共同解决政策执行遇到的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下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研究[J]. 刘启明,贾海红.  才智. 2019(16)
[2]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效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J]. 陈翀.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8)
[3]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J]. 李建恩.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4)
[4]反贫困视角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 王素芬,董国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论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实现新时代“弱有所扶”[J]. 孙嘉悦.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1)
[6]新时代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化路径:提升标准与精准识别[J]. 关信平.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1)
[7]优化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J]. 王敏,刘梦琪.  中国财政. 2019(01)
[8]浅析城市低保对象界定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J]. 程俊英.  法制与社会. 2015(17)
[9]少数民族地区低保人员生存状况调研分析——以拉萨市为例[J]. 冼志勇,徐洁.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1)
[10]最低生活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 江海翔.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1)

博士论文
[1]社会救助权研究[D]. 何平.湖南大学 2010
[2]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玲.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社会救助社区化的实践及其困境研究[D]. 李利玲.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反思与重构[D]. 曹玥.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行政给付的诉讼救济制度研究[D]. 林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行政给付程序研究[D]. 谭春梅.大连海事大学 2010
[5]农村社会救助中政府与NGO合作机制研究[D]. 陈意.中南大学 2009
[6]社会救助程序研究[D]. 周晓丹.武汉科技大学 2009
[7]由生存到发展:城市低保户生活困境及其解决[D]. 刘慧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8]完善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 曾萃.南昌大学 2008
[9]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的完善研究[D]. 邹姣凤.湖南大学 2008
[10]农民工工伤保险权利救济研究[D]. 贾楠.苏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24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724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