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23 20:18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 数据来源
2. 贫困发生率与贫困分布
3. 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特征
二、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1. 模型建立与变量设置
2. 估计方法与说明
3. 回归结果及分析
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三、农户脱贫路径的进一步分析
四、诸因素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率分析
五、结论与反贫困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J].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何晓军,王子妹一.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1)
[2]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及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 汪三贵,曾小溪.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8)
[3]反贫困的中国道路:1978-2018[J]. 贾玉娇.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6)
[4]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农村减贫——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J]. 谢申祥,刘生龙,李强.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5]农户贫困及其决定因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实证分析[J]. 程名望,张帅,史清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6]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J]. 汪三贵,殷浩栋,王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市场还是政府:评估中国农村减贫政策[J]. 周敏慧,陶然.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6)
[8]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J]. 程名望,盖庆恩,Jin Yanhong,史清华. 经济研究. 2016(01)
[9]中国的贫困现状与特征:基于等值规模调整后的再分析[J]. 宋扬,赵君. 管理世界. 2015(10)
[10]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 韩华为,徐月宾. 经济评论. 2014(06)
本文编号:3725362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 数据来源
2. 贫困发生率与贫困分布
3. 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特征
二、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1. 模型建立与变量设置
2. 估计方法与说明
3. 回归结果及分析
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三、农户脱贫路径的进一步分析
四、诸因素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率分析
五、结论与反贫困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J].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何晓军,王子妹一.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1)
[2]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及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 汪三贵,曾小溪.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8)
[3]反贫困的中国道路:1978-2018[J]. 贾玉娇.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6)
[4]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农村减贫——来自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J]. 谢申祥,刘生龙,李强.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5]农户贫困及其决定因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实证分析[J]. 程名望,张帅,史清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6]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J]. 汪三贵,殷浩栋,王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市场还是政府:评估中国农村减贫政策[J]. 周敏慧,陶然.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6)
[8]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J]. 程名望,盖庆恩,Jin Yanhong,史清华. 经济研究. 2016(01)
[9]中国的贫困现状与特征:基于等值规模调整后的再分析[J]. 宋扬,赵君. 管理世界. 2015(10)
[10]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 韩华为,徐月宾. 经济评论. 2014(06)
本文编号:3725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72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