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0 19:44
在日益攀升的住房价格和无法与之匹配的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在,有的人光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购买住房。随之而来的住房保障应运而生,它是社会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在1998年房产分配改革以后,扬州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在过去的将近30年里已经由探索走向成熟,并且已经越来越成熟,解决了一些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然而,以售为主和过度营销的政策取向加重了供应和保障不足等问题。也就是说,随着住房保障逐步推行,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发展中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分配方式的急需改变已经迫在眉睫。在文献研究和发放问卷调查和查询政府公开官方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了扬州市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并形成了以下观点:1.政府是推行发展基本住房制度的主体。推行保障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可以用来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的,也是缩小前期为保证经济高速前进带来的负影响--贫富差距来稳定社会的必要手段。所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经济弱势区域的倾斜扶持,实现不同区域财政能力的互助平衡,保证区域保障水平的一致性。2.公共服务应补充而不是取代市场,在市场失效时发挥调控作用而不是在破坏市场机制等方...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扬州市城镇化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1.1.2 扬州市房价收入比较高
1.1.3 扬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快速膨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住房保障
2.1.2 保障性住房制度
2.1.3 住房支付能力
2.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社会保障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3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的现状
3.1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的成绩
3.2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的不足
3.3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状况
4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住房资源供给方面现有的问题
4.1.2 存在于机会均等方面的问题
4.1.3 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1.4 可及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1.5 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2 成因分析
4.2.1 没有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的“边界”
4.2.2 未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理念
4.2.3 基本住房保障缺乏法律规范
4.2.4 一味注重效率,未能兼顾公平
4.2.5 保障性住房资金支付体制不完善
5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改进建议
5.1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
5.2 住房保障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
5.3 提高保障房服务供给有效性
5.3.1 积极拓宽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5.3.2 合理构建价格机制
5.4 引入公民参与机制
5.4.1 积极听取民众需求,完善政府保障
5.4.2 构建公民参与的绩效评估模式
5.5 加快立法与监管
5.6 转变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方式
5.7 构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附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9870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扬州市城镇化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1.1.2 扬州市房价收入比较高
1.1.3 扬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快速膨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住房保障
2.1.2 保障性住房制度
2.1.3 住房支付能力
2.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社会保障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3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的现状
3.1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的成绩
3.2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的不足
3.3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状况
4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住房资源供给方面现有的问题
4.1.2 存在于机会均等方面的问题
4.1.3 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1.4 可及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1.5 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2 成因分析
4.2.1 没有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的“边界”
4.2.2 未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理念
4.2.3 基本住房保障缺乏法律规范
4.2.4 一味注重效率,未能兼顾公平
4.2.5 保障性住房资金支付体制不完善
5 扬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改进建议
5.1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
5.2 住房保障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
5.3 提高保障房服务供给有效性
5.3.1 积极拓宽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5.3.2 合理构建价格机制
5.4 引入公民参与机制
5.4.1 积极听取民众需求,完善政府保障
5.4.2 构建公民参与的绩效评估模式
5.5 加快立法与监管
5.6 转变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方式
5.7 构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附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5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95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