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完善

发布时间:2017-05-26 15:03

  本文关键词:“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情况下,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如果强制性的过度发展城市化,那么将会违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不但无法真正实现发展,还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失地农民群体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必然。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产生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根本不在于现代化进程中让失地农民失去了什么,而在于让他们得到了怎样的补偿与保障,在于如何让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以延续与发展。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土地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失地农民在非自愿失去土地之后,未得到合理的安置与补偿,未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救助,甚至有失地农民在被征地的过程中,受到威胁恐吓甚至殴打。这样一些“非人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使征地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许多失地农民的基本人权尚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生存与发展。追溯其根源,城市化只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现实基础,而尚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与并不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过低的补偿标准与安置措施,才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在过去的十年中,学术界对失地农民问题展开了积极地讨论,围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从2000年开始,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就已经展开了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地方政府秉承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作为长期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唯利”或“非人本”的现象与行为。尤其是在失地农民问题的领域,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这不得不引起人深思。“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党提出的重要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我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这样一个“非人本”行为猖獗的时期,重拾人本思想,并将其真正贯彻实施,是及时且必要的。因此,本文试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出发,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出路。基本思路如下:首先提出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明确界定何为社会保障、失地农民以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基础概念,再进一步分析失地农民产生及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继而,借鉴国内外部分地区的先进实践经验,通过对我国传统人本思想、近现代人本思想发展状况的概述,发现人本思想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清晰线索,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案例调查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出发,尊重人民的意愿,听取人民的意见,真正想民之所想,满足人民之所需,才能在多方面促进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的完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
【关键词】:失地农民 以人为本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就业促进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言11-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11-14
  • 一、“人本”思想与“非人本”现实的矛盾11-12
  • 二、“人本”思想在政策法规中的最新体现12-13
  • 三、失地农民问题与“人本思想”的提出13-14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展望14-16
  • 一、相关文献综述14-16
  • 二、相关文献展望16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一、研究思路16-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18-25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础理论18-19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18
  •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18-19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概念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19-25
  • 一、失地农民的成因20-21
  • 二、失地农民的概念21-22
  •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概念22
  • 四、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22-25
  • 第三章 从我国人本思想,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25-30
  • 第一节 我国人本思想概述25-28
  • 一、我国传统人本思想概述25-26
  • 二、我国近代人本思想概述26-27
  • 三、我国当代人本思想概述27-28
  • 第二节 我国人本思想,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启示28-30
  • 一、从人本思想内涵中,发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要义28-29
  • 二、从我国人本思想中,发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29-30
  • 第四章 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实践30-38
  • 第一节 国外部分国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先进经验30-32
  • 一、国外部分国家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30-31
  • 二、国外部分国家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措施31-32
  • 第二节 我国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探索32-35
  • 一、上海“弹性”模式32-33
  • 二、成都“层次”模式33-34
  • 三、重庆“商业保险”模式34-35
  • 第三节 我国部分地区失地农民就业促进的积极探索35-38
  • 一、杭州模式35-36
  • 二、中山模式36
  • 三、黄鹤模式36-38
  • 第五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案例研究——基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调查38-49
  • 第一节 昆明市基本市情38-39
  • 一、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38
  • 二、辖区面积及人口构成38-39
  • 三、人均收支及经济发展39
  • 四、社会保障及就业情况39
  • 第二节 昆明市失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39-44
  • 一、昆明市失地农民总体情况概述39-41
  • 二、案例调查一,以昆明市盘龙区金星社区为例41-42
  • 三、案例调查二,以昆明市五华区西坝新村为例42-43
  • 四、案例调查三,,以昆明市西山区明波村为例43-44
  • 第三节 昆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概述44-46
  • 一、昆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44-45
  • 二、昆明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45-46
  • 第四节 昆明市失地农民就业促进概述46-49
  • 一、昆明市失地农民就业促进现状46-47
  • 二、昆明市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存在的问题47-49
  • 第六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完善49-63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框架探索49-52
  • 一、人本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目标与原则49-51
  • 二、人本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框架51-52
  • 第二节 政府在失地农民问题中应发挥的作用52-55
  • 一、将“人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的指标53-54
  • 二、将“维持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下降”作为征地补偿最低标准54
  • 三、将“保障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纳入征地审批必须遵循的原则54-55
  • 四、将“依法征地、依法补偿”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要件55
  • 第三节 失地农民基本保障机制55-60
  • 一、为保障最困难失地农民生存权益的最低生活保障56-57
  • 二、以不同年龄层次为基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57-58
  • 三、以广覆盖为目标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58-60
  • 第四节 失地农民发展保障机制60-63
  • 一、针对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服务60-61
  • 二、适合失地农民自身特点的就业培训61
  • 三、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61-63
  • 第七章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萍;;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主题转换与未来走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国奇;;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3 陈晶;;论经济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基本经验[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4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5 丁敬转;;安徽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之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玉霞;;以人为本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7 文晓波;;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5省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例[J];经济论坛;2009年02期

8 吴得民;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再认识[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9 夏华;;人本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3期

10 杨素青;;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魏宁馨;民本思想、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历史观探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焦亮;传统儒家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孔令轩;略论以人为本[D];苏州大学;2008年

5 薛崇娟;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黄静;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吕丹云;“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8 秦超;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曾田甜;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97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