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基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社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6 16:12

  本文关键词:基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社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认证产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手指静脉识别技术虽然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它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生物识别技术的新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社保系统的特殊性,在使用指静脉识别技术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仍然处在研究阶段,没有掌握国际先进水平的算法;二是由于社保系统的复杂性,日立指静脉技术也不能完全满足比较特殊的需求。为了将指静脉识别技术应用于全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比各种生物识别技术,提出将指静脉识别技术应用于社保系统,同时研究了指静脉识别技术的设备选型、原理与性能评估指标。 其次,从指静脉图像的处理过程入手,阐述了指静脉图像处理中各部分的算法,主要研究四个方面:手指区域定位、归一化、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与匹配。在对国内外识别算法研究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其中的优点,对识别过程的算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撰写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指静脉图像处理算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主要研究静脉图像的阈值分割,特征提取及匹配。先是通过实验对比了四种典型阈值分割方法,而后引入改进的多阈值图像法从静脉图像中提取出静脉轮廓,从实验结果上证明改进算法能快速准确的提取静脉图像。最后采用了一种较新的基于相对距离和角度的细节几何特征提取和匹配方法,并通过实验给予验证。 最后,在社保系统的背景下,,提出将指静脉识别技术封装成指静脉识别平台,并将指研究的指静脉识别算法应用在该平台中,并进行了需求分析、设计与实现。 指静脉识别平台的实现将对未来的身份认证领域及社会保险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完成的算法及系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已经在山东省试点运行,通过采用指静脉识别技术进一步完善了社保领域资金的正确无误运转,防止了非法操作与冒领事故。
【关键词】:生物识别技术 指静脉算法 社保系统 指静脉识别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论文研究背景10-11
  • 1.2 论文研究意义11
  • 1.3 静脉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12-13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13-14
  • 第2章 相关技术分析14-26
  • 2.1 生物识别技术14-19
  • 2.1.1 指纹识别及其存在的问题15-16
  • 2.1.2 虹膜识别及其存在的问题16
  • 2.1.3 面部识别及其存在的问题16-17
  • 2.1.4 掌静脉识别及其存在的问题17-18
  • 2.1.5 指静脉识别优势18-19
  • 2.2 指静脉识别技术原理19-23
  • 2.2.1 指静脉识别技术框架20
  • 2.2.2 指静脉成像的依据20-21
  • 2.2.3 指静脉的成像设备21
  • 2.2.4 指静脉的光源选择21-22
  • 2.2.5 指静脉的手指定位装置22
  • 2.2.6 指静脉图像采集流程22-23
  • 2.3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性能评估23-24
  • 2.3.1 拒真率与认假率23
  • 2.3.2 ROC 曲线23-24
  • 2.4 本章小结24-26
  • 第3章 指静脉识别算法研究与改进26-48
  • 3.1 指静脉识别流程26-27
  • 3.2 指静脉特征数据库27-28
  • 3.3 指静脉图像预处理算法28-32
  • 3.4 指静脉图像分割算法32-38
  • 3.4.1 传统阈值分割算法比较32-35
  • 3.4.2 改进的多阈值图像分割法35-37
  • 3.4.3 改进算法的验证37-38
  • 3.5 指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38-46
  • 3.5.1 传统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比较38-39
  • 3.5.2 改进的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39-45
  • 3.5.3 改进算法的验证45-46
  • 3.6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指静脉识别平台的需求分析48-54
  • 4.1 社保系统的背景48-49
  • 4.1.1 社保系统的业务架构48-49
  • 4.1.2 社保系统的功能需求49
  • 4.2 指静脉识别平台的需求描述49-53
  • 4.2.1 目标需求51
  • 4.2.2 功能需求51-53
  • 4.2.3 非功能性需求53
  • 4.3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指静脉识别平台的设计54-66
  • 5.1 设计原则54-55
  • 5.2 总体结构设计55
  • 5.3 实体类设计55-57
  • 5.4 数据库设计57-58
  • 5.5 业务类设计58-62
  • 5.5.1 指静脉特征提取与匹配类58-59
  • 5.5.2 安全服务提供类59-60
  • 5.5.3 数据库操作类60-61
  • 5.5.4 数据管理类61
  • 5.5.5 用户管理类61-62
  • 5.6 详细设计62-65
  • 5.6.1 指静脉录入模块62-63
  • 5.6.2 指静脉识别模块63-64
  • 5.6.3 指静脉数据管理模块64-65
  • 5.6.4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65
  • 5.7 本章小结65-66
  • 第6章 指静脉识别平台的实现66-72
  • 6.1 平台的实现66-71
  • 6.1.1 指静脉录入模块66-68
  • 6.1.2 指静脉识别模块68-70
  • 6.1.3 指静脉数据管理模块70
  • 6.1.4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70-71
  • 6.2 平台的验证71
  • 6.3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张道勇;何最红;;灰度等级处理中的OSTU动态阈值法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8年07期

2 钟镝;;基于分块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7年01期

3 颜峰;;红外线摄像监控技术[J];仪器仪表用户;2007年03期

4 陈建;;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历史分析和前景展望[J];金卡工程;2006年06期

5 李哲学;陈树越;;快速多阈值图像分割法[J];计算机应用;2010年05期

6 王科俊,丁宇航,王大振;基于静脉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研究[J];科技导报;2005年01期

7 王智;魏巍;;图像分割及其常用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8 王树刚;余新;;浅谈光电耦合器CCD和CMOS的区别[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9 吴学毅;;扫描仪中四种感光器件的比较[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凤波;;现代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在安防行业的应用[J];科技潮;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振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数字图像处理[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崔瀛;基于RKI数字证书的应用研究及其在工商网上年检系统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维;数字证书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佳子;指纹识别与指静脉识别的融合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英;基于多尺度线条检测的手指静脉识别算法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6 周佳佳;基于DCT的多颜色通道融合的掌纹识别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社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97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