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27 16:12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反过来又内在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作用于储蓄,是其影响经济的表现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文章旨在通过对国外经典理论的分析和模型的检验及调查样本结果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以国外经典理论为基础,先引I入莫迪里亚尼、费尔德斯坦、巴罗等人的主流观点,后又引入其他一些观点,如:近视说、市场不完全说、目标梯度说等等,并对以上理论观点进行合理性分析。实证研究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通过计量的方法得出社会保障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对储蓄率的趋势分析做好基础,结论为社会保障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储蓄率相应降低0.36个百分点。二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居民的储蓄意愿及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得出结论为当前居民的储蓄意愿较强,储蓄主要用来子女教育和购买房、车等大宗消费。仅有16%的居民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水平较好,满意度不是很高。对未来储蓄率趋势分析方面主要是以前文的数据模型为基础,来预测到2030年我国储蓄率将在40%左右,并对得出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比如: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人口结构比例不平衡、受传统文化影响等8个方面的分析而得出未来储蓄率仍会维持在高位运行的结论。然后从经济发展角度对社会保障提出政策建议,建议主要有丰富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等5个方面。最后,综合全文分析得出结论和指出论文的一些不足之处,结论为:仅仅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一方向努力还不能有效降低高储蓄率问题,还需要从扩大财政支出范围和力度、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完善资本市场等多重角度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降低储蓄率。
【关键词】:社会保障 居民储蓄 Granger检验 储蓄率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32;F832.2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5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9-10
- 1.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9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2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12-13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3.3 创新之处13
- 1.4 本文所涉及概念的界定13-15
- 第2章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的理论概述15-22
- 2.1 生命周期理论15-17
- 2.1.1 莫迪利亚尼储蓄生命周期论15-16
- 2.1.2 费尔德斯坦扩展的生命周期论16
- 2.1.3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16-17
- 2.2 代际转移支付理论17-18
- 2.3 其它相关理论18-22
- 2.3.1 市场不完全说18-19
- 2.3.2 代内再分配说19
- 2.3.3 替代私人养老金说19-20
- 2.3.4 近视说20
- 2.3.5 认识效应说20-21
- 2.3.6 目标梯度假说21-22
- 第3章 实证研究部分22-27
- 3.1 数据模型分析及相应的结论22-25
- 3.1.1 数据选取与说明22
- 3.1.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22-23
- 3.1.3 模型的构建23
- 3.1.4 计量分析及结论23-25
-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及相应的结论25-27
- 3.2.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25
- 3.2.2 对样本结果的分析25-26
- 3.2.3 结论26-27
- 第4章 对未来储蓄率的趋势分析和原因分析27-33
- 4.1 对未来我国储蓄率趋势分析27-29
- 4.1.1 目前我国储蓄率的现状27
- 4.1.2 从社会保障角度对未来储蓄率的趋势分析27-29
- 4.2 未来持续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29-33
- 4.2.1 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29
- 4.2.2 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29-30
- 4.2.3 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水平难以实现均衡发展30
- 4.2.4 高房价、高教育成本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30
- 4.2.5 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存在的问题30-31
- 4.2.6 企业难以将高储蓄转化为个人财富31
- 4.2.7 资本市场不完全,预期收益不定31
- 4.2.8 受传统文化影响31-33
- 第5章 从经济发展角度对我国社会保障提出政策建议33-37
- 5.1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3-34
- 5.1.1 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33
- 5.1.2 刺激居民消费33
- 5.1.3 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工具33-34
- 5.1.4 调节收入相对公平34
- 5.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34-37
- 5.2.1 丰富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居民储蓄结构34-35
- 5.2.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减少居民防范性储蓄35
- 5.2.3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35
- 5.2.4 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居民的消费状况35-36
- 5.2.5 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36-37
- 第6章 结论37-41
- 6.1 本文结论37-38
- 6.1.1 扩大财政支出范围,加大支出力度37
- 6.1.2 消费结构升级,刺激消费的政策制定需要切实满足居民需求37
- 6.1.3 完善资本市场,转移居民储蓄37-38
- 6.2 本文不足之处38-41
- 6.2.1 对于数据模型方面的不足38-39
- 6.2.2 对于调查问卷方面的不足39
- 6.2.3 对未来储蓄率趋势分析方面的不足39-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松华;;“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对我国储蓄研究的借鉴意义[J];财经理论与实践;1988年02期
2 杨天宇;王小婷;;社会保障对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3 张继海;社会保障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理论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5年04期
4 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5 冯君莲,文凤华,何琳洁,兰秋军;我国高储蓄率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徐诺金;;怎样看待我国的高储蓄率[J];南方金融;2009年06期
7 王国永;试析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J];改革与理论;2003年10期
8 李勇辉;温娇秀;;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9 王敬锁;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J];决策探索;2002年10期
10 习哲馨;庚丽娜;张文韬;;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