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05-11 06:53
论文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成全球趋势。本文对2010年-2015年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披露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关性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五年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论文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相关性
根据KPMG在2015年11月25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通过调查45个国家的最大的100家企业(报告称之为N100,下文同),即世界范围内4500家的规模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结果显示大约有73%的N100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而在世界500强的前250名(报告称之为G250,下文同)中,已经有92%的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不仅如此,有大约3/5的被调查公司在自己的年度财报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仅为1/5。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的趋势,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亚洲地区发展最为快速,目前已经成为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多的地区 。我国政府监管部门近些年来也明显加强了对这一领域的政策引导,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引和标准,敦促在我国境内开展经营活动的国内外企业能够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其经验和成果。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规定的义务,同时也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有效渠道。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近年来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对2010-2015年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梳理,并对研究热点进行综述。文章数据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通过预检索,笔者发现以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检索词查全率过低,因此决定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检索词,分别以“篇名”和“关键字”为检索项,采取“精确匹配”,对“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再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排查,除去非直接相关论文或通告,最后共获得命中文献654篇,作为本文研究分析的对象。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过去五年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我国实践现状的总结与反思。有很多学者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对运动产生的宏观背景以及各方做出的努力进行了回顾。随后着重对我国目前的实践水平进行了分析,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国的披露水平都还不高,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学者们还总结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许家林以125家央企在2006-2010年间发布的100份社会责任报告为对象展开分析。首先从形式上对数量分布、编制依据和基本结构进行概括性描述。随后又对报告内容从责任绩效、关键绩效和指标索引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从数量上看,央企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在逐年递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发布报告的企业总体比例还不高。
从内容上看,报告多采用定性语言描述,缺少具体数据支撑。特别是对公众真正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指标的披露较少,少有企业编制关键绩效指标表。这说明大部分央企对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只是将其作为企业公关宣传的工具,而忽视了真正的社会关切。这直接导致报告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可读性差。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建议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披露报告的质量 。毛洪涛回顾了我国在推动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政策演进历程,同时对现阶段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过于形式化、言行不一致、缺乏第三方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建议要以发达国家的优秀案例为榜样进行学习,尽快完善相关理论和制度建设 。除了整体性现状评价外,也有学者针对某一行业或地区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进行了分析。比如郭炜就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进行了研究 ,而李莉则以安徽地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该区域的披露现状进行了总结 。
二、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探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另一个重要课题。这部分研究的通用思路是首先利用指数分析法来评价上市公司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将得出的指数结果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然后利用多元分析法,将指数结果与假设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程度来确定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的选择,以及假设影响因素的选择。陈文婕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完善的治理环境、企业规模、盈利水平等因素对披露水平有正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对企业责任信息披露非但没有积极影响,还有反效果 。吴丹红以21家A股上市公司在2007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主要受公司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影响,,尤其是盈利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其披露十分关键 。还有学者以某一具体行业为例,探究影响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关键因素。邸倩调研了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披露水平,认为总体比较乐观,同时实证分析表明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 。而王勇通过对我国30家上市零售企业的调查,认为零售企业普遍缺乏积极性,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偏低。研究结果还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企业规模、收益状况、财务风险和第三方评验是显著影响上市零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 。
此外利益相关者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关键因素。尹开国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和其对企业施加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从内外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
三、披露质量与企业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也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相关性研究主要围绕着财务绩效和企业价值展开。杨晓旭首先测算了样本公司的社会责任指数,随后选用了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来代表公司财务业绩,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公司的各财务业绩指标与公司社会责任之间都是成正比例变化的,且正比例关系均显著。说明财务绩效好的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往往也比较好,也更愿意披露相关信息以向市场传递自身的价值信息,寻求更多资源和支持 。王嘉玮则关注到社会责任披露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度还会受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影响。通过对A股制造业板块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发现只有处在成熟期间的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间呈显著正相关。
因此,建议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要结合自身能力和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理性地选择 。钱波用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财务杠杆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价值,通过对上市医药公司报告的分析,发现公司规模与盈利能力都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是正相关的 。孙玉军以平均净利润率和企业总资产作为企业价值指标,将之与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的五个核心指标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社会责任披露中关于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以及对环境保护这两个指标与公司价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企业在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披露的信息越多,企业就越能够获得社会认可,也就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 。
四、不足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过去五年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研究样本的选择局限于社会责任报告而忽略了其他披露形式。诚然,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非常重要的形式,内容丰富,格式相对规范。但这不是披露的唯一形式,环境报告、临时公告、新闻报道甚至是企业宣传手册等都是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形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不等同于社会责任报告,对披露水平的计量需要更全面的视野。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虽然研究范围较广,但是视角相对单一,且大多浮于表面,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不多。如前文所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披露现状的统计性描述,或对影响因素、披露形式的探讨,并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大多数研究的区别主要在数据来源或者行业的不同。对于披露理论、决定因素、制度建设等深层次问题探讨不多。
针对现状问题的改进,多数学者都提出完善披露制度、引入第三方鉴证、加强公司治理等建议,然后基于这些视角的具体研究还比较缺乏。所以我们应该在巩固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计量学等相关理论,引入新的研究视角,推动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一个主题范围较广,层次较丰富的研究课题,同样值得情报学关注。比如如何构建一套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水平和披露质量,是目前研究所没有触及的,而这正是情报学、信息计量学的专长。再比如,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披露行为的研究,而对报告内容的分析与挖掘还比较少。事实上,社会责任信息是外界观察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窗口。如何从企业竞争情报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情报源加以利用同样值得探究。
本文编号:43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