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治理视角下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7-07-14 01:22

  本文关键词:治理视角下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就业 制度改革 治理 放权 多元共治


【摘要】:从治理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核心是治理主体的转变,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旨在厘清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治理主体从一元转向二元。但是,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并未完成,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制度完善以及制度与实践之间张力的弥合。要有效回应当下的问题,核心则在于继续推进治理主体的转变,使社会从"治理的对象"转变为"治理的主体",最终实现多元共治的局面。具体的实现路径则是,开辟制度化的政策参与渠道,为社会主体赋权,从而为制度改革引入自下而上的动力。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 就业 制度改革 治理 放权 多元共治
【分类号】:D632.1
【正文快照】: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经济领域,因此在改革初期社会保障主要是作为经济领域改革的配套和补充,逐渐由体制内的改革向体制外扩展。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则呈现规范化和体系化的特点,更多地从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来推进制度完善,而不再只是回应短期的问题。从纵向来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晖鸿;做好深圳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2 王智毓;谭永生;;社会组织促进青年就业的潜力及政策建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13期

3 蒋兴和;;就业和社保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前进[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2期

4 李百贤;王少琴;;搬得出 稳得住——石嘴山市移民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就业;2014年02期

5 徐江璞;;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2期

6 朱忠祥;;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7 杨永生;杜思辉;;集安:让公益性岗位真正服务于百姓[J];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10期

8 华雯文;;全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臧忠生[J];新长征;2007年07期

9 万明国;建立与弹性就业相协调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J];经济界;2003年03期

10 ;各地链接[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少男;促就业 保民生 一路风雨一路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文衍坤邋段裕祥;冲破就业瓶颈 实现充分就业[N];桂林日报;2008年

3 劳保;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改进作风促就业[N];祁连山报;2008年

4 记者 黄兴华;理县首批赴湘就业人员得到妥善安置[N];阿坝日报;2008年

5 郑猛;就业援助帮百万地震灾区群众实现就业[N];中国税务报;2008年

6 本报通讯员 顾祥 本报记者 黄红芳;失业率,摸底难就业援助更难[N];新华日报;2011年

7 张春玲;全市就业再就业暨劳动保障会议召开[N];黄石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贵成 郭军;就业和社保主打亲民牌[N];朝阳日报;2008年

9 欧阳梦云;算就业还是算失业?[N];发展导报;2003年

10 郑有义;本溪力助困难群体就业[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飞;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赵胜宇;论“4050”就业难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殿辉;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的政府责任[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4 张长浩;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就业与失业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石家军;“4050”人员再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春蕾;黑龙江省地方政府扩大就业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7 罗卓渊;中国就业与社会保障两者关系演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矫春盼;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福利依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周云颖;内蒙古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秦丽华;上海市浦东新区“万千百人就业项目”转制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53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