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解放区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研究入手,结合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历史条件和概况进行论述,进而阐述出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主要内容的四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进行评述,阐明其主要特点、重要作用和启示。第1章绪论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选题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现有文献和相关史料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来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所在以及不足之处。通过论述希望实现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建国后的社会保障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第2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领导人两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保障的论述为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时期来阐述社会保障的涵义;陈云则从知识分子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工人权益两个方面解释社会保障的涵义。在其他领导人中,分别从朱德和刘少奇的社会保障中的相关思想进行阐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领导人两部分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及发挥重要作用。第3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进行论述。首先在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中分别对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从中可以看每个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为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提供了借鉴。其次,在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中,通过对抗战胜利后的东北解放区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以及东北光复后的政治形势进行阐述,阐明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必要性。第4章先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概况进行了阐述,从整体上对东北解放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全面推广四个阶段进行叙述,通过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发展进程来呈现不同阶段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况。其次,根据东北解放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利用政府组织机构和群团组织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的生活保障。最后,社会保障需要资金作为保障的主要基础,通过对外贸易、税收、企业收入、公债四个方面来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第5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内容进行梳理。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四部分构成。社会保险涉及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以此来保障工人、农民、妇女等基本生活。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优抚工作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对荣誉军人、烈士及烈军属和战勤民工进行优抚保障,从而维护了东北解放区的社会稳定,对于鼓舞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对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东北发生的水灾、旱灾、饥荒和瘟疫以及发生的战争,东北解放区出现大量灾民和难民。为了缓解灾害和战争带来的影响,东北行政委员会通过自然性救济和社会性救济方式来解决当前灾荒,以便更好的恢复当地生活生产。社会福利则在党政人员、职工以及特殊人才中开展起来,使他们更好的为东北解放区服务,从而巩固东北解放区。第6章对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启示进行评述。在实施社会保障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呈现出保障群体的扩大化以及保障方式的多样化的特点。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不仅巩固了东北解放区、促进东北解放区的社会进步,而且为建国后实行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工作还不完善,但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社会保障与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的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同时注重了社会资源的整合,这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也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有序的开展。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是作为一种战时的经济体制下所诞生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对社会管理的初次尝试,不免发生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东北地区来说,此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在东北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19-20
- 1.4.1 研究创新19
- 1.4.2 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20-37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20-29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20-24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的思想24-29
- 2.2 中共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29-37
- 2.2.1 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29-32
- 2.2.2 陈云的社会保障思想32-35
- 2.2.3 其他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35-37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37-56
- 3.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37-50
- 3.1.1 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保障37-43
- 3.1.2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保障43-50
- 3.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50-56
- 3.2.1 东北解放区的战略地位50-52
- 3.2.2 东北解放区的社会形势52-56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概况56-82
- 4.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56-62
- 4.1.1 初始阶段56-58
- 4.1.2 发展阶段58-59
- 4.1.3 巩固阶段59-61
- 4.1.4 全面推广阶段61-62
- 4.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机构62-71
- 4.2.1 政府机构63-65
- 4.2.2 群团组织65-71
- 4.3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资金71-82
- 4.3.1 对外贸易72-73
- 4.3.2 税收73-78
- 4.3.3 企业收入78-79
- 4.3.4 公债79-82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内容82-110
- 5.1 社会保险82-88
- 5.1.1 养老保险82-83
- 5.1.2 医疗保险83-84
- 5.1.3 生育保险84-86
- 5.1.4 工伤保险86-88
- 5.2 社会优抚88-93
- 5.2.1 荣誉军人的优抚与安置88-90
- 5.2.2 烈士及烈军属的优抚保障90-93
- 5.2.3 战勤民工的优抚保障93
- 5.3 社会救济93-105
- 5.3.1 东北解放区的自然灾害93-99
- 5.3.2 东北解放区的社会救济99-105
- 5.4 社会福利105-110
- 5.4.1 党政工作人员福利105-107
- 5.4.2 职工福利107-108
- 5.4.3 特殊人才的社会福利108-110
- 第6章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评述110-133
- 6.1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110-117
- 6.1.1 保障群体的扩大化110-114
- 6.1.2 保障方式的多样化114-117
- 6.2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117-125
- 6.2.1 巩固了东北解放区117-120
- 6.2.2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120-123
- 6.2.3 为建国后实行社会保障提供重要借鉴123-125
- 6.3 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的历史经验125-133
- 6.3.1 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革命战争的关系125-127
- 6.3.2 实事求是制定方针政策127-130
- 6.3.3 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130-133
- 结论133-135
- 参考文献135-14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46-147
- 后记147-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龙;;东北解放区社会优抚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02期
2 王彦龙;;东北解放区劳动保险立法评述[J];法制与社会;2015年30期
3 王彦龙;;东北解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7期
4 王彦龙;;陈云对东北解放区工人运动的贡献[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3期
5 张玮;;社会救助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措施与成效[J];人才资源开发;2014年13期
6 罗元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被装供应保障[J];党史博览;2014年05期
7 黄进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02期
8 文卫勇;刘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女权诉求与实践[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9 王利军;;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社会救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杨慧;衣保中;;东北解放区与苏联农业贸易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识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姝;社会保障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媛;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赵艳;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事业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3 邓齐滨;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黄红;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58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55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