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0:38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随着安徽庐江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庐江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庐江县城社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庐江县城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突出的成绩,社区建设初具规模。但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庐江县城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到今后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改革和完善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成为今后庐江县城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立足于此,以改革和完善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为主题,分别从以下五个章节加以阐述。 第一章为导言,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来源、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界定,从宏观的角度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首先简单介绍庐江县城社区相关概况,对庐江县城社区总体情况做了大体说明。接着详细说明各个社区建设主体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做了具体阐释。随后分析了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定位不清,社区民间组织发育不健全等问题,并对造成这一局面的诸多原因进行了详细解析,找出症结之所在,为接下来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章主要是详细说明国内外先进社区管理体制模式,在结合庐江县城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了一些先进经验,为今后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第四章在前面三章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从多个方面对这一目标模式加以细化,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等相关措施。 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相关内容加以回顾,同时提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社区 社区管理体制 庐江 社区居委会 政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言8-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3.1 文献法11
- 1.3.2 调查法11-12
- 1.3.3 比较研究法12
- 1.4 概念界定12-14
- 1.4.1 社区12-13
- 1.4.2 社区管理体制13-14
- 第二章 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分析14-30
- 2.1 庐江县城社区概况14
- 2.2 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的现状14-15
- 2.2.1 政府主导社区建设工作14-15
- 2.2.2 社区居委会协助社区建设工作15
- 2.2.3 社区居民和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工作15
- 2.3 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5-27
- 2.3.1 管理机制行政化倾向严重15-18
- 2.3.2 管理主体过于单一18-21
- 2.3.3 社区自治水平不高,自治层次较低21-24
- 2.3.4 社区参与初级化24-25
- 2.3.5 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社区建设经费不足25-26
- 2.3.6 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26-27
- 2.4 原因分析27-30
- 2.4.1 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27
- 2.4.2 政府进行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动力不足27-28
- 2.4.3 传统体制的影响28
- 2.4.4 社区管理体制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28
- 2.4.5 社区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不高28-29
- 2.4.6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自治意识淡薄29-30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其启示30-38
- 3.1 国外社区管理体制特点及其启示30-34
- 3.1.1 国外社区管理体制特点30-33
- 3.1.2 启示33-34
- 3.2 国内社区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启示34-38
- 3.2.1 国内社区管理体制的特点34-36
- 3.2.2 启示36-38
- 第四章 庐江县城社区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及其实施路径38-50
- 4.1 目标模式38
- 4.2 实施路径38-50
- 4.2.1 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增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39-41
- 4.2.2 逐步弱化社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色彩,强化社区居委会的主导地位41-43
- 4.2.3 完善社区组织架构,建立“议行分离”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43-45
- 4.2.4 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45-46
- 4.2.5 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提高社区自治水平46-48
- 4.2.6 多样化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渠道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平;谷艳芝;;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击与反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秀兰;徐晓新;;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崔月琴;袁泉;;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社区民间组织的“均衡化”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4 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秀瑜;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妍霞;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5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0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