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相对剥夺背景下居民不合作行动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7-10-11 03:24
本文关键词:居住空间相对剥夺背景下居民不合作行动的逻辑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快、力度强均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的土地扩张及旧城改造势在必行,而在各种征地拆迁的过程当中,时常伴随着冲突与纠纷,甚至是暴力行为。如何在改造过程中保障居民权益、减少矛盾冲突,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不仅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更关乎城市化的进程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纵观近些年的现有研究成果,关于城市拆迁问题的讨论大多从结构视角进行解释,而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以及政策梳理,采用文献法及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运用理性选择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居民在拆迁事件中的行动过程,讨论其行动的主要策略及内在逻辑,从居民的角度分析拆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进一步反思城市社会空间重构机制,并在讨论理论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对西方的理性选择理论进行本土化补充,以期能够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析,使本项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居民在居住空间相对剥夺背景下,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被拆迁居民的个人行动具有明显的利益诉求倾向,具体的行动策略具有阶段性、综合性特征。而被拆迁居民的行动选择已经形成了一定逻辑,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行动选择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同时又受中国传统社会伦理观念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居民的行动选择逻辑概括为伦理介入的理性选择,以作为对西方理性选择理论的本土化回应。最后,本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重构进行反思,明确提出了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建设势在必行的观点,逐步建立“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是现阶段旧城改造中各种矛盾的解决之道,,也是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拆迁 行动策略 行动逻辑 空间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内容9-10
- 1.1.1 问题缘起9
- 1.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7
- 1.2.1 国外旧城改造研究进程10-11
- 1.2.2 我国旧城改造研究进程11-12
- 1.2.3 我国城市拆迁问题研究综述12-17
- 第2章 研究设计及政策背景17-25
- 2.1 理论框架及研究思路17-20
- 2.1.1 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17-18
- 2.1.2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18-19
- 2.1.3 本研究的理论思路19-20
- 2.2 方法程序及研究对象20-21
- 2.2.1 方法程序20-21
- 2.2.2 研究对象21
- 2.3 相关法律法规的演进及分析21-24
- 2.3.1 有关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21-22
- 2.3.2 相关法律法规的演变分析22-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行动选择背景与行动过程25-41
- 3.1 引发居民不合作行动的背景25-26
- 3.1.1 居住空间相对剥夺导致利益受损25-26
- 3.1.2 居住空间相对剥夺导致不公平感26
- 3.2 被拆迁居民的行动过程26-39
- 3.2.1 初期阶段消极抵抗与被迫顺从27-29
- 3.2.2 中期阶段各种主动的抗争行动29-37
- 3.2.3 后期阶段个别居民的强力抵抗37-39
- 本章小结39-41
- 第4章 行动选择动因与行动逻辑41-53
- 4.1 选择动因41-48
- 4.1.1 威权政治文化与政府绝对权力41-43
- 4.1.2 房屋价值膨胀与利益损失权衡43-45
- 4.1.3 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及示范效应45-48
- 4.2 行动逻辑48-50
- 4.2.1 理性选择追求效益最大化48-49
- 4.2.2 传统伦理情感的介入作用49-50
- 本章小结50-53
- 第5章 城市空间重构的反思53-57
- 5.1 我国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53-54
- 5.2 群体间对抗与空间再生产54-56
-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3 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2008年06期
4 龚清宇;追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传统”──从“社经传统”到“新城模型”[J];城市规划;1999年02期
5 李建波,张京祥;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6 张平宇;城市再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7 冯健;刘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8 于建嵘;;共治威权与法治威权——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和出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4期
9 邓海娟;;论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行政补偿范围[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唐丽敏;;征地拆迁纠纷中的政府角色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宇秦;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0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1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