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网络交友与人际信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9:13

  本文关键词:网络交友与人际信任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交友 人际信任 信任危机


【摘要】:网络交友是近几年一种交友的发展趋势。当今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的交际圈却原来越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全面普及,在信息时代处理、交换各类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方式。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一种交友互通方式和择偶方式。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开放式的交互式平台。在平台下人与人交往的速度加快,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正因为如此通过网络交友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交友产生的人际信任就成为一个实质性研究的问题,而研究的理论依据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角度出发,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从伦理学角度,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意义。从而转变为从现实人际互动到网络人际互动,互联网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全新的人际互动领域。通过网络交友给我们的生活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际渠道,拓宽了我们的交际范围。但是,网络也带来了如人际信任危机、人际情感疏远等负面影响。在网上交友的同时不排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而滋生出一些关于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犯罪倾向。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极大地不安定因素。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 基于此,本人通过调查考证,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课题的科学性、有效性。参考了大量学者们以往研究中的实证成果,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网络交友积极意义、网络交友特点、网络交友人际信任问题的原因和在现实中存在问题表现进行研究。得出了的结论归纳为以下两个观点: 一、分析人们通过网络交友必定会产生出关于人际信任的问题,从而引发人际信任危机。而发生一些网络犯罪等现象。为何会造成人们对网络不信任和关于道德失范等问题。 二、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当下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成为当务之急。网络七条底线的提出,为进一步规范网络守则,净化网络风气指明了方向。本人提出两条应对的解决方案。 1.加强自身教育、建立实名制的上网机制。合理灵活运用网络七条规则来实施。 2.网络监管。由于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容易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影响网络中的社会活动。通过文献分析,,对网络人际信任研究涉及的领域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网络交友 人际信任 信任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2-16
  • 1.2.1 国内研究状况12-14
  • 1.2.2 国外研究状况14-16
  • 2 网络交友与人际信任概述16-22
  • 2.1 网络交友的意义、内涵16-17
  • 2.1.1 网络交友的积极意义16
  • 2.1.2 网络交友人际信任的内涵16-17
  • 2.2 网络交友优势、劣势解析17-22
  • 2.2.1 网络交友的优势18-19
  • 2.2.2 网络交友的劣势19-22
  • 3 网络交友与人际信任现状分析22-28
  • 3.1 网络交友基本特征22-23
  • 3.1.1 网络交友开放性与广泛性22
  • 3.1.2 网络交友间接性与匿名性22-23
  • 3.1.3 网络交友的自由性与平等性23
  • 3.2 网络交友与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及具体表现23-26
  • 3.2.1 网络交友内在的心理根源24-25
  • 3.2.2 网络交友中人际信任的建立25-26
  • 3.3 网络交友与人际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26-28
  • 3.3.1 网络交往中主体的复杂性26-27
  • 3.3.2 网络社会规范的缺乏27-28
  • 4 应对策略:提高网络交友中的人际信任度28-34
  • 4.1 教育建设28-29
  • 4.1.1 自身教育28-29
  • 4.2 法制建设29-30
  • 4.2.1 实名制认证29
  • 4.2.2 加强网络防范意识29-30
  • 4.3 网络监管30-34
  • 4.3.1 网络七条协议30-32
  • 4.3.2 安全策略32-34
  • 5 结论34-36
  • 致谢36-38
  • 参考文献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2 白淑英;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J];学术交流;2003年03期

3 李兰芬;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7期



本文编号:1011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11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