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戈特迪纳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0:39

  本文关键词:戈特迪纳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 去中心化 郊区化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理论


【摘要】:马克·戈特迪纳是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理论界作出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对前人经验、学说特点的阐释,而是在建基于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上,加入了他自己的观念理解。他把美国当前的城市形态定义为是“多中心的大都会区域”,这个观点无论是对于城市发展模式的同心圆学说,还是扇形学说都是一大发展。他认为美国当前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不是以市中心这一个点散开来的,市中心已然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城市空间成为多个核心遥相呼应的结果,各个核心都具有专门化的功能,各个功能区划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彼此相连,共同发挥作用。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完美阐述了当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个总体趋势。纵使市中心区域的发展依然存在,但是势头已早不如前,发展到极盛时期继而衰竭只是时间的问题,中心城镇无论是地价还是发展前景都迫使产业向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带转移,形成另一个具有独特功能的区域,这一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定居空间新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技术、环境决定论或是促增长的热心拥护者,戈特迪纳认为这些内容只会使得我们了解空间格局的成因更为困难。在他眼里,美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领先地位,具有发展该空间定居形式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美国定居空间特征的新形式还没有在其他国家出现过。他对美国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描述性词汇是“去中心化”,这也被他认为是发展模式的核心。他认为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了解去中心化和资本主义晚期之间的关系,因为空间模式和社会进程是辩证相关的,而不是通过因果循环而连接的。在去中心化的最当前阶段,城郊领域在整个美国主导着多中心大都会区域,鉴于这一现象,城市的空间增长在目前看来是没有边界的,传统的有界城市理论显然与其不相符,因而多中心大都会区域则最善于描述当前的定居空间形式。本文通过对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理论形成过程中所借鉴的理论和模式的解释,分析了这一定居空间新形式的产生的理论背景和成因,试图在当前美国定居空间实践中把握当前城市发展主流模式。
【关键词】: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 去中心化 郊区化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马克·戈特迪纳简介7-9
  • 二、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研究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第一章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的产生13-30
  • 第一节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的成因13-23
  • 一、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与通勤手段的改善14-16
  • 二、政府干预城市事务推动了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形成16-20
  • 三、房地产商的开发活动间接促成了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产生20-23
  • 第二节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的内涵意义23-30
  • 一、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3-24
  • 二、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特征:“去中心化”24-26
  • 三、郊区: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产生的发源地26-30
  • 第二章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理论来源30-41
  • 第一节 城市发展模式理论的演变30-34
  • 一、伯吉斯同心圆城市发展理论31-33
  • 二、霍莫·霍伊特扇形模式33
  • 三、昌西·哈里斯和爱德华·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33-34
  • 第二节 戈特迪纳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产生的理论基础34-41
  • 一、卡斯特尔的理论贡献35
  • 二、哈维的理论贡献35-37
  • 三、列斐伏尔的思想启迪37-38
  • 四、阿摩斯·霍利(Amos Hawley)38-39
  • 五、艾伦·J·斯科特(Allen J·Scott)的理论启迪39-41
  • 第三章 从美国实践看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41-47
  • 第一节 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的萌芽41-43
  • 第二节 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多中心大都会区域模式43-46
  • 第三节 美国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的意义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社会观察;2004年10期

2 夏琳琳;夏天成;;“去中心化”与“差异性”哲学思维对教育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6年20期

3 丁筑兰;;去中心化与双向交流:网络科技对审美文化的重构[J];学术论坛;2012年05期

4 周立春;;浅析去中心化背景下的媒介恐慌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5 甘莅豪;;流行语分析: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到后现代去中心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刘旭光;契机,还是陷阱——论网络对于文学的意义[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张铁牛;田水泉;;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去中心化”现象的透析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董灏智;;从“前近代”到“近代”:对东亚问题的长线思考——读《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9 高宪春;;论Web2.0时代“去中心化”对网络文化的影响[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竹立;;学会在信息海洋中搏击风浪的本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雪;;“去中心化”传播与舆论形成机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武挥;网络3.0:虚幻的去中心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本报记者 林紫玉;去中心化 爱立信静待“网络社会”[N];通信产业报;2014年

3 第一财经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钧;互联网金融与去中心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4 科幻作家、巴比特社区创始人 长铗;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从自组织到专业化分工[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俞川 (书评人);“去中心化”的社会化营销[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去中心化”时代的赢家[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记者 傅勇;零售业O2O 本质是“去中心化”[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李岩;微信购物中心化和去中心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9 骆新;质疑,,毋庸“道歉”[N];联合时报;2012年

10 记者 马俊 实习生 康宇;权力去中心化才能产生更宜居城市[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洋;台湾“太阳花学运”中的动员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2 施瑾;戈特迪纳多中心大都会区域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叶明珠;去中心化货币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4 张桂英;语文“去中心化”教学模式设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娅;汉语社会指示语的去中心化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4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