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就业平台民爱工坊的社会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残疾人创业就业平台民爱工坊的社会效应研究
【摘要】:残疾是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社会对残疾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创业就业关乎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深圳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平台——民爱工坊为研究对象,以其社会效应为研究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半结构访谈法对民爱工坊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收集民爱工坊社会效应的相关资料。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残疾人创业就业情况、实体店的开办以及社会效应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关于残疾人创业就业实体店社会效应的研究十分匮乏,且缺乏深入探讨实体店运营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在叙述民爱工坊运营机制的基础上,将民爱工坊社会效应分解为四个维度,即社会认可度、社会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社会期待值,从这四个维度出发,通过与11名受访者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发现民爱工坊整体的社会效应较高,尤其是社会认可度、社会满意度和社会期待值,但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特别是社会知名度急需提升。通过这一阶段的分析发现,民爱工坊社会效应主要受人员、产品、资金和市场四个因素的影响。 最后,本文结合影响民爱工坊社会效应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民爱工坊社会效应的方法:学员能力的提升、民爱工坊自身的提高、民爱中心工作人员的密切合作、家长在观念和行动方面的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政策的完善、残联的大力扶持、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等。
【关键词】:创业就业 民爱工坊 社会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C913.6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论10-16
- 一、研究背景10-11
- (一) 政策背景10-11
- (二) 现实背景11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11-12
- (一) 研究目的11-12
- (二) 研究问题12
- 三、研究意义12-13
- (一) 理论意义12
- (二) 实践意义12-13
- 四、核心概念界定13-16
- (一) 残疾人创业就业13
- (二) 民爱工坊13-15
- (三) 社会效应15-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5
- 一、残疾人创业就业的相关研究16-19
- (一) 残疾人创业的现状研究16-17
- (二) 残疾人就业的现状研究17-19
- 二、残疾人服务实体店的相关研究19-21
- (一) 机构开办实体店19-20
- (二) 残疾人个人开办实体店20-21
- 三、社会效应的相关研究21-23
- (一) 社会效应的内容21-22
- (二) 社会效应的维度22-23
- 四、残疾人创业就业实体店的社会效应研究23-25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5-30
- 一、研究方法25-26
- (一) 文献分析法25
- (二) 半结构化访谈法25
- (三) 观察法25
- (四) 行动研究法25-26
- 二、研究工具26
- 三、研究过程26-30
- (一) 确定研究思路27
- (二) 明确访谈对象27-28
- (三) 收集研究资料28-29
- (四) 集中文本分析29
- (五) 评定研究的信效度29-30
- 第四章 民爱工坊的运作模式30-46
- 一、民爱工坊的准入机制30-32
- (一) 民爱工坊的成立30
- (二) 学员的准入机制30-32
- 二、民爱工坊的运营管理32-46
- (一) 工作人员32-33
- (二) 工作内容33-35
- (三) 货品征收及收货处理35
- (四) 货品处理35-37
- (五) 产品销售37
- (六) 处理财政程序37-38
- (七) 规章制度38-40
- (八) 学员管理40-46
- 第五章 民爱工坊的社会效应46-59
- 一、民爱工坊的社会效应分析46-56
- (一) 社会认可度46-49
- (二) 社会满意度49-53
- (三) 社会知名度53-54
- (四) 社会期待值54-56
- 二、影响民爱工坊社会效应的主要因素56-59
- (一) 人员56-57
- (二) 产品57
- (三) 资金57-58
- (四) 市场58-59
- 第六章 提高民爱工坊社会效应的方法59-65
- 一、学员能力的提升59-60
- 二、民爱工坊自身的提高60-61
- 三、民爱中心工作人员的密切合作61
- 四、家长在观念和行动方面的支持61-62
- 五、残疾人创业就业政策的完善62
- 六、残联的大力扶持62-63
- 七、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63-65
- 第七章 研究者的反思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69-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莘锋;网络对残疾人教育的积极影响[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曲学利,莘锋;论网络对残疾人教育的促进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3 李国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4 周运清;;残疾人保障的制度构建与社会和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曹艳春;;试论我国残疾人综合福利改革[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周钧;;保障残疾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23期
7 盛建国;;试论残疾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8 李琦;刘国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促进残疾人公平教育[J];内江科技;2008年05期
9 刘敏;鲍仁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探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管亮;;残疾人特殊性及其需求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根;;残疾人事业的核心:精神智力的优化、救助、康复和开发——残疾人大脑文化初探[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玉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陈凯;王莹;;残疾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4 陆德阳;;近代上海残疾人事业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刘振杰;;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彬彬;;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志敏;;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蒋瑞明;王兴平;;民生优先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就业空间初探——以南京老城区残疾人就业空间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湛中乐;苏宇;;论任务分配规范对残疾人的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得义;马建莲;;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金国 赵靖平;残疾人的心理不平静[N];健康报;2004年
2 记者 陈嘉;构建扶助残疾人政策体系[N];嘉兴日报;2005年
3 记者 周健;五项举措替残疾人解忧[N];安康日报;2007年
4 张建勋邋赵国波;温江构建全方位残疾人保障体系[N];成都日报;2007年
5 高怡;姚安县倾心为残疾人服务[N];楚雄日报(汉);2007年
6 李民 (作者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发展残疾人事业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N];河北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继续开拓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N];华夏时报;2006年
8 李俊辉;合水健全残疾人救助帮扶体系[N];陇东报;2007年
9 赵敬羚;重视残疾人事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文敬;残疾人何时能免费乘车[N];联合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张延辉;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肖昕茹;上海市残疾人社会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兰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重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6 宋相鑫;人的发展视角下农村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彬;市辖区政府残疾人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韩俊华;吉林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3 胡晓芳;残疾人社会保障区域比较分析——山西与全国的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乐;山东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孙斌辉;残疾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程丽;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纪磊;郑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瑾;城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调查与问题[D];西北大学;2010年
9 吴晖;长沙市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龙;云南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9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6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