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方法架构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03 04:10

  本文关键词: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方法架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组织 温度 温度计设计 温度测量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组织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单个国情下的外部环境,而是全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挑战和压力。无疑,这些挑战和压力都给社会组织的“健康”带来的巨大的影响,而组织的健康又关乎到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一个社会组织要想在这种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求生存,就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适应外部的变化。本研究在组织诊断学的基础上,结合哲学中的矛盾普遍性这一哲学原理,分析组织内部矛盾运动系统。首先引入社会组织温度这一概念,然后通过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方法的设计来研究社会组织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社会组织温度,简而言之,是反映社会组织内部矛盾运动激烈程度的一个概念,它通过像人体诊断学中的温度变化来对组织的活动状况作出了解和判断。社会组织温度测评的目的是使社会组织中的成员,特别是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组织内部的矛盾状况,发掘出影响组织发展或运行的主要矛盾,探究原因,从而帮助组织各项功能的改进、组织运行效益的提高,最终促进组织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组织温度的测评是在内部各级人员的参与及外部专家的协助下进行的,通过分析社会组织的现有状况,深入组织收集各种反映矛盾运动的有关信息数据,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对社会组织系统内在状况的了解的过程,通过被测量岗位对该岗位反映出的矛盾程度的判断,汇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决定组织的各项措施。 由于社会组织温度测量往往关系到社会组织系统的各个方面,测评时必须能够全面的对组织矛盾系统作出整体的认识和考虑。本研究提出了反映组织矛盾的六大矛盾,方便社会组织能够有效的开展测评活动。根据六大矛盾系统分析被测量社会组织温度测量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德尔菲法和权数判断法确立社会组织温度测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介绍了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模型,以及社会组织温度值的衡量方法;最后通过对PY公司进行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方法的应用研究,详细介绍社会组织温度测评的过程,并就不同程度的社会组织温度值进行分析,找出其社会组织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为本研究提出的相关理论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关键词】:社会组织 温度 温度计设计 温度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的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主要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3-14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14-16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16-31
  • 2.1 国内外组织诊断研究综述16-19
  • 2.1.1 组织诊断的起源16
  • 2.1.2 组织诊断主要研究动态16-18
  • 2.1.3 社会组织温度研究现状18-19
  • 2.2 矛盾运动理论19-25
  • 2.2.1 物质运动19
  • 2.2.2 矛盾运动19-21
  • 2.2.3 矛盾运动的基本运动形式21-25
  • 2.3 社会组织温度相关概念界定25-27
  • 2.3.1 社会组织25
  • 2.3.2 社会组织主要特征25-26
  • 2.3.3 社会组织温度26-27
  • 2.4 社会组织温度测量的基本原则27-28
  • 2.5 社会组织温度测评的作用28-31
  • 第3章 社会组织温度测量指标体系构建31-47
  • 3.1 社会组织矛盾体系构成分析31-41
  • 3.1.1 标准与技能31-34
  • 3.1.2 集权与分权34-36
  • 3.1.3 职责与权限36-37
  • 3.1.4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37-39
  • 3.1.5 分工与协作39-40
  • 3.1.6 集体与个人40-41
  • 3.2 测量影响因素体系设计41-47
  • 3.2.1 确定基本因素41-44
  • 3.2.2 关键因素的筛选44-45
  • 3.2.3 测量因素的指标体系45-47
  • 第4章 社会组织温度测评方法47-57
  • 4.1 测量数据信息的处理47-48
  • 4.1.1 数据的一致性处理47
  • 4.1.2 数据的标准化47-48
  • 4.2 社会组织温度计的设计48-54
  • 4.2.1 组织温度计设计基本构想49-50
  • 4.2.2 导向温度计50-52
  • 4.2.3 支撑温度计52-53
  • 4.2.4 悲观温度计53-54
  • 4.2.5 乐观温度计54
  • 4.2.6 综合温度计54
  • 4.3 社会组织温度测量的支持算法54-57
  • 第5章 社会组织温度测量过程57-62
  • 5.1 社会组织结构分析57
  • 5.2 测量数据信息获取57-59
  • 5.3 社会组织温度结果处理59-62
  • 5.3.1 绘制社会组织温度连续体59
  • 5.3.2 社会组织温度标定59-60
  • 5.3.3 社会组织温度的分布60-61
  • 5.3.4 推断社会组织主要矛盾61-62
  • 第6章 应用研究62-76
  • 6.1 PY集团有限公司概况62-64
  • 6.1.1 PY集团有限公司简介62-63
  • 6.1.2 公司组织架构分析63-64
  • 6.2 PY集团有限公司的组织温度测量64-69
  • 6.2.1 明确测量目的64
  • 6.2.2 确定组织温度测量因素64
  • 6.2.3 确定组织温度主要因素64
  • 6.2.4 测量数据的获取64-65
  • 6.2.5 测量指标数据权重的确定65-69
  • 6.3 组织温度值结果分析69-76
  • 6.3.1 推断被测量对象的主要矛盾71-72
  • 6.3.2 管理建议72-76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76-78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76
  •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3
  • 致谢83-84
  • 附录84-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立新;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林国雄;产业与企业经营变数的卦象诠释[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赵希男;王艳梅;靖可;;基于个性优势特征识别的区域科技发展模式分析方法及应用[J];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4 吕萍;王以华;;组织免疫行为和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5 邹国良;;企业人体管理理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12期

6 王兴琼;陈维政;;组织健康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5期

7 赵希男;贾建锋;付永良;;基于个体优势识别的团队胜任特征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8 郭振宇;;工业工程在企业咨询中的实际应用[J];价值工程;2007年01期

9 赵希男;刘炳东;许慧敏;;竞优思想及其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2期

10 赵希男;王艳梅;温馨;;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区域科技能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1134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34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8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