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高危青少年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07:11
本文关键词:自杀高危青少年的干预研究
【摘要】:通过对有自杀风险的高危青少年进行一系列的干预活动,评估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以帮助制定有效的青少年自杀行为干预模式。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2所初中的初一和初二年级、2所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2886人,通过问卷筛选出有自杀风险的高危青少年共210人,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接受学校常规心理课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自杀行为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学校常规心理课。自杀高危青少年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6个月和18个月进行干预的问卷评估。 研究数据显示,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结果变量和相关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有5天以上持续自杀想法的人数、有自杀计划的人数、最近一周和最严重时的自杀意念指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降低;在绝望程度方面,研究组对未来感觉、动力丧失和对未来的期望因子的改善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两项相关因素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 因此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有自杀风险的高危学生进行团体认知行为课程,并对其家长进行社会支持强化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高危学生的自杀行为、抑郁情绪和绝望感。 2)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高危学生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程度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相关因素。 3)干预活动能够有效改善高危学生的应对方式,可明显提高高危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和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贵浩;苏胜华;汤捷;;青少年自杀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刘连忠,肖水源;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自杀未遂[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3 樊富珉;我国青少年自杀研究及预防对策[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4 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赖海雄;;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危险因素探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6 程玉兰,田本淳,吕书红,钱玲,张巍,张继彬,王作振;中国城市初中生自杀倾向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1期
7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杨佐廷;黄玉梅;;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年01期
8 李昊;张卫;;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应对效能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9 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1期
10 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138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3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