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9:23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返乡农民工 再就业 安徽省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土地来到城市务工就业,形成了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他们是目前建筑、纺织、采掘和一般服务业的劳动者主体,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回流现象,只是规模比较小。伴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农民工回流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尤其是自2008年9月份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大规模衰退,尤其是出口加工业遭受冲击最大,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口严重受阻,导致企业纷纷大量裁员,甚至破产。大批农民工被迫离开城市,提前返回家乡。 农民工返乡之后,只有重新就业或进行创业,才能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进行再就业之后,他们会发生哪些变化?现在的就业情况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返乡再就业?他们的回流又会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就业过程中又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不仅会直接影响城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布局,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还将影响城市和农村的和谐发展。因此,政府和全社会必须注重返乡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维护和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以保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研究以安徽省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企图回答上述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安徽省返乡农民工进一步再就业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文章从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个维度对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农民工,男性农民工返乡后更容易就业;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壮年以及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的概率更大,与家庭规模较大的农民工相比较,来自于小家庭的农民工返乡后更容易就业;返乡前那份工作收入越高和生活水平越好的农民工返乡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农民工初次外出打工的原因对其返乡后再就业的影响体现在:基于发展型目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出于对更高需求的追求,其返乡后的概率较小;返乡前的身份为个体经营者的农民工回乡后更容易再就业;回乡后接受过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更容易找到工作,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了解提高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可能性。 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就业隔离;社会支持网络不足,导致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狭窄;技能素质低下,欠缺“一技之长”;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工无法享受应有政策优惠。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对回流地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积极方面:农民工回乡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农民工返乡就业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消极方面:农民增收面临挑战,消耗农村资源,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安徽省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使返乡农民工能够顺利实现再就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充分调动政府、返乡农民工自身和社会等各方的积极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合理配置资源,统筹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政府方面: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广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以服务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返乡农民工自身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重视社保。社会方面:营造一个公平的就业氛围;强化企业的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412.6;C9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4期

2 梁志民;刘顺伯;朱红根;;农民工再就业流向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实证为例[J];调研世界;2012年07期

3 王山河;;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区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和太极乡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陈明;黎东丽;戴力勇;;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原因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5 ;6省市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9年01期

6 王春兰;丁金宏;杨上广;;大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及存在的若干问题——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任东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7期

8 林南,俞弘强;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2期

9 陆林玲;朱红艳;史良红;徐育聪;;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5期

10 张辉金;萧洪恩;;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J];农村经济;2006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国亮;安徽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吴彬;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7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