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东西方人文主义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12 23:20

  本文关键词:东西方人文主义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理学


【摘要】:不同的民族孕育不同的文化,而文明、文化的差异最终可以归结为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的不同。在中国,把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思潮等同于以道德为基础的“人文主义”是不妥当的。这是理解上的一个误区。 “人文主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的概括。这场运动不仅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创新”。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从中世纪的沉睡中醒来。 文艺复兴改变了欧洲落后的历史,使东方领先的局面成为过去。然而,在欧洲文艺复兴这场革命悄悄酝酿的时候,在中国的宋代,也开始了一场全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朱熹等人以“明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提出恢复儒学传统地位的主张,却走向了先秦儒学的反面,“三纲五常”等思想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明末清初是中国的又一个转折点。在欧洲文艺复兴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刻,遥远的东方又发生了一次与文艺复兴性质相似的启蒙运动。遗憾的是历史本来为中国创造了许多条出路,而中国最终选择了向宗法封建回归的老路。 宋明理学以禁欲为道德伦理核心的精神是消化吸纳印度思想的结果,并非儒家的固有精神。它在历史上所起的消极作用仍然需要我们加以警醒。包容与自我完善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相信经过漫长的磨砺,我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请允许我对高德坤教授在完成此论文过程中给予的全力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C0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德诚;重思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早期音乐思想上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何光沪;;文艺复兴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J];人文杂志;2007年01期

3 刘轶飚,杨佳;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罗延焱;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瑛琦;论西方文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北方论丛;2000年05期

6 覃志航;浅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张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8 周微微;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演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冯英;人文主义历史观对古典人本主义的超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辛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的主要流派[J];教学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守义;;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论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胡天新;;人文主义与西方现代地理学[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陈恒;;从晚期希腊哲学看希腊化时代人文精神——以伊壁鸠鲁学派为例[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5 姜铮;;人文主义的浪漫式觉醒——论《三叶集》中的郭沫若思想[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6 陇菲;;文艺? 复兴?[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林焕平;;论人文精神[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蔡辉;王艳君;;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陈炯;;也谈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孟华先生商榷[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10 符松;;湍流——达·芬奇的科学追求[A];计算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贲恩;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N];学习时报;2000年

2 刘庚子;文艺复兴:通向新价值秩序的入口处[N];南方周末;2007年

3 赫连城;永远的《文艺复兴》[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薛涌;文艺复兴式的人[N];东方早报;2005年

5 金叶;创造中国的文艺复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记者 李军;我区谋划兴建文艺复兴景观长廊[N];宁夏日报;2010年

7 陈丹青;文艺与复兴[N];南方周末;2007年

8 朱孝远;文艺复兴与欧洲[N];学习时报;2002年

9 孟广林;“人”的呼唤:人文主义新文学的时代心声[N];学习时报;2004年

10 秋风;文艺复兴型国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泉泉;好古者与品味[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玉红;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3 胡辉杰;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D];复旦大学;2006年

6 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桂生;先秦兵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朱晓U,

本文编号:1178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78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