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信任危机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11 03:10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的信任危机问题
【摘要】:社会信任危机问题不仅存在于现实社会,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更是成为社会转型期社会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处理网络社会中的信任问题,构建网络信任社会是社会和谐繁荣,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广义上的网络一词包括交通、人际等抽象性的比喻,也包括通信、流量等信号系统方面的泛化概念。本文中所提到的网络是指狭隘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尤以因特网为主要研究对象。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学术界或古典理论中对于“信任”的思想研究,多系统直观,涉及国家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关系,涵盖了包括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体系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公正、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一些列问题的研究分析。 当前,信任缺失问题在我国社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追求信任的意义和价值被不断漠视,网络欺骗,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网络信任甚至沦为随时被抛弃的理论工具。重视信任问题研究,有益于抑制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思想价值观的侵蚀,对改善人际关系冷漠,增强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起着重要作用。网络社会中,政府与群众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保证承诺的真实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都应当遵守诚信、平等的交易准则,这是由于信任不仅蕴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而且是对交往双方利益的满足和维护,其底蕴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本文以阐述网络社会中已经存在的信任危机,构建网络社会信任体系为研究目的,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与选题价值,网络信任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文献综述以及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 第二部分介绍当前网络时代信任变迁的主要表现,网络信任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及道德体系瓦解状态下信任危机的产生。分析阐述了从社会心理、社会现状和背景等方面造成网络社会信任缺失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缺场交往下的人际关系的信任风险,以缺场交往的理论解读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信任产生和行为的区别、非群体化背景下的信任能力缺失的特点。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则侧重分析举例了网络信任失范事件中的典型案例,从政府公信力危机、社会失范下的网络欺骗、网络暴力两个方面论述信任危机带来的社会影响。 第六部分则根据前文分析的基础,重在分析构建网络社会信任体系的意义,提出从法律、政策、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并总结前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文章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局限与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扩;;维特效应[J];百姓;2008年05期
2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向长江,陈平;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盛彦丽;冒凯波;;社会何以承载之重——当前社会信任危机之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36期
6 傅四保;许琼来;;基于博弈分析的网络信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蔡翔;;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多学科视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5期
8 郝智慧;;从中国的信任危机谈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1期
9 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述评[J];理论前沿;2004年04期
10 翟本瑞;;从社区、虚拟社区到社交网络:社会理论的变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许光全;虚拟社会信任评价及管理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许琼来;不对称信息下网络交易信任缺失的博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何立华;中国的信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6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7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