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05:03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 社会融入


【摘要】: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中的作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长沙市8名刑满释放人员为研究个案,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以社会工作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融入、职业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交往融入的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建议建立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服务模式,以便有效地促进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07ASH011)
【分类号】:C916;D916.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但处于弱势地位,而且是社会治安的潜在问题群体。有研究表明,有犯罪前科的重新犯罪率远高于无犯罪前科的犯罪率(邹庆祥等,2003)。决定刑满释放人员是否会重新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社会融入程度。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昌文;;权力失衡、利益取向偏离与农民工权益维护——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2 周德新;;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长健;伍文辉;;建构和谐社会的第三种力量[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4 李芳英;赋予行动以意义——舒茨的意义理论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S2期

5 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6 黄陵东;人类行为解读: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社会行动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思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过程分析[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8 李玫瑾;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与犯罪预防[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9 王宝来;我国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立法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3期

10 洪长安;;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桂海论丛;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志鹏;我国公共决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魏鹤;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自然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7年

6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黄剑;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7年

9 邓玮;法律场域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桂凤;论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D];湘潭大学;2002年

2 李亦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鹏飞;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荣;从理性选择到感性体验[D];吉林大学;2004年

5 何媛;儿童行为“失范”情境中的教师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雷鸣;政治体系中的信任与秩序[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海霞;社会排斥与被动接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菡芙;下岗职工家庭的教育资本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薇;武汉市女性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严慧;农民工消费行为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芬;罪犯劳动报酬权之省思——一个历史与比较的视点[J];法学;2004年04期

2 王志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状态的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2期

4 陈云;;城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适应——以武汉市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4期

5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6 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7 李卉;;主动的被动——农民工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与融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9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年05期

10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开国;从“高墙内现场招聘会”看人权进步[J];人权;2005年05期

2 成志刚;杨平;;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佟丽萍;;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工作探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孙静琴;张培忠;;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J];行政与法;2009年08期

6 马粉兰;;预防和减少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7 曲文勇;张文娟;;浅谈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谭恩惠;卫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引导及参与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4期

9 付立华;;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付杰;;真情帮助渡难关[J];人民调解;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小华;;论司法社会工作介入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必要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周强;;刑事犯罪纪录与政府信息公开初探[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邓瑞珊;张奕显;;和谐社会下监狱行刑的改革与发展——以刑事政策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陈和华;叶利芳;;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规范化与不足[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5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武玉红;;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陈和华;叶利芳;;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规范化与不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杨木高;;监狱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建设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强;;创新安置帮教工作机制 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水平[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冰;项城倡导法官做好社会工作者[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司法部研究室 高巍;社会工作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黄先明;跌倒了,站起来[N];四川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新晖 通讯员 邹新宇;企业争相到监狱招聘刑释人员[N];韶关日报;2006年

5 杨炳珑;社区帮教:助刑满释放人员走向新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3年

6 毛淑玲;妥善安置有利于巩固罪犯改造成果[N];检察日报;2007年

7 周禹生邋吴东 本报记者 杨燕生;刑满释放人员短期生活保险金作用何在[N];法制日报;2008年

8 高巍 (作者系司法部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架起罪犯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的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记者 高柱邋通讯员 王智峰;都江堰市向刑满释放人员发放过渡性困难补贴[N];工人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苑新 徐洪波;市司法局 帮教安置工作细致温馨[N];长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明娟;禁毒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戒毒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姚雨辰;吉林市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与社会保障相关性探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单亚男;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勇;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曼;矫正社会工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林兰芬;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工作干预[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贾金鹏;社区戒毒中的“三社联动”[D];苏州大学;2012年

9 史俊;社区矫正工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叶利芳;社区矫正的矫治规程和矫治技术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290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90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