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恋爱与婚姻是女性人生中的重要课题,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的佼佼者,兼有女性和大学生群体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女大学生是未来的母亲,是婚姻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更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能接触到科学文化领域的前沿,是新科技与新知识的践行者,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状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更加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正值青春期的女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都还处于不断成熟、自我心理不断调适的阶段,对于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还不充分,在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表现出突出的时代与社会特征,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问题呈现在人们眼前。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要求,更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加强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领域内的知识积累与学科建设,指导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当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状况,并深刻探讨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影响因素,切实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确定本研究的行文思路及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与不足之处,为本研究内容的顺利展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对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的分析与总结,提出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的三点明显特征,即:婚恋观念功利化、婚恋中的自我意识增强及婚姻幸福理念淡漠。第三部分是深入分析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婚恋价值观误区三方面因素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影响较大。第四部分是提出女大学生积极婚恋观的引导对策,本研究认为应从女性教育、婚恋道德观的构建、积极的婚恋心态的培养三个方面探索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新形式与新方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天芳;;关于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以广州X高校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李瑾瑾;;女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陈克娥;;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探析——以黄石地区为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陈晨;周瑞;;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0年04期
5 徐丽朱;;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与引导的理性思考[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6 庞然;王富强;;剖析“80后”女大学生“急婚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6期
7 陈彤;;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6期
8 丁珂;张越;;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新特点成因探析[J];才智;2010年27期
9 胡素云;;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调查分析——基于HH大学调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1期
10 贺永萍;;重构女大学生婚恋观中的性别意识[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波;;改革开放与中国在校女大学生比例的高升[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曦;;80后青年恋爱、婚姻观的调查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个案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汉仕;李美英;;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笑燃;诺敏;;女大学生自卑人格的成因及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陈瑞芳;;当代女大学生恋爱新特点及其分析、建议[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郑莉君;孙建云;;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凤玲;颜娉;;湖南科技大学女大学生性知识的调查与分析[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霍明琨;;试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钱焕琦;;试论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啸;女大学生“急嫁族”在想什么?[N];中国商报;2004年
2 王澜;就业难引发韩国女大学生结婚热潮[N];中国社会报;2009年
3 记者 杨莉;我市成立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N];孝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宝杰;女大学生要尽量将就业前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5 邱靖;布依族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记者 杨克民;永济一女大学生靠打工苦撑“塌下的天”[N];运城日报;2007年
7 顾挺 本报记者 张晓芽;浙江创建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N];中国妇女报;2009年
8 本报特派记者 徐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N];吉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庄;释放压力 健康工作[N];徐州日报;2010年
10 王霞 记者 吴利红;从我省发展大势中寻求契机[N];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赵鸿;关于日语女性用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汉镜;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运动干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研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笑涛;消费社会中大学道德教育的使命[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欣;当前女大学生婚恋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2 罗怡;寻找“现代灰姑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田s,
本文编号:1322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32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