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制度正当化理论的不同群体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0:28

  本文关键词:基于制度正当化理论的不同群体心理研究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制度正当化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弱势群体 外群体偏好


【摘要】:制度正当化理论是针对消极刻板印象在不同群体间得到一致认可的现象提出的。近20年的发展,使得这一理论在解释群际关系问题上获得了来自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其中,制度正当化理论对于弱势群体的研究,从外群体偏好的视角解释了弱势群体在维护现状上做出的积极作用。相比于社会认同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发展。两者在解释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上相互补充与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弱势群体。 本文以制度正当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制度正当化水平问卷、内隐/外显社会满意度问卷及制度合理性实验阅读材料,对主要以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为划分标准所形成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他群体成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制度正当化倾向在以经济收入状况划分的弱势群体身上表现明显,弱势群体的制度正当化水平高于优势群体的制度正当化水平。 第二,制度正当化水平受文化教育影响,有随教育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在行为意向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受测者表现出较低的制度正当化倾向。 第三,外显社会满意度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在内隐社会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弱势群体存在外群体偏好的倾向。 第四,弱势群体在制度不合理情况下,其制度正当化水平仍然较优势群体更高。弱势群体对自身刻板印象的认可对维持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吉辰;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2 王晓星;;论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3 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4 李宁宁,张春光;社会满意度及其结构要素[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卜树春;吴伟;;教育结果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解析——以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学生就业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6 翟学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7 李长健;屈怡;卞晓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黄霖;;论城乡弱势群体问题的社会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项光勤;;关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几点思考[J];学海;2010年06期

10 连淑芳;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325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325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