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Order Probit模型的家庭化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6 10:43

  本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流动 家庭政策 出处:《经济问题》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2015年山西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通过构建Order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流动及经济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动意愿均对家庭化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女性、年青人、已婚者更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流动范围越小、流动时间越长、就业自由度越高、经济收入越普通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子女数量越少、在农村中有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同时流动意愿越强越容易实现家庭化流动。建议不断完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以鼓励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amily flow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y constructing Order Probi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Mobility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mobility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low of family. Among them, women, young people, married people are easier to realize the flow of family; The smaller the flow range, the longer the flowing time,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employment, the more common the economic income is, the easier it is to realize the family flow. The smaller the number of children, the more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family life, the easier it is to realize home-based mo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onger the mobility will be, the easier it is to realize the family mo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amily policy and social policy should be improved to encourage the family mobilit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基金】:2015年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山西省人口变动与公共服务供给的适应性分析” 2015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外资进入、劳动力市场调整对山西省人口回流的影响研究”
【分类号】:C913.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据全国2015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夫妻双方一起流动,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约占60%,且越来越多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1],“家庭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模式。对于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已有的研究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验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利;;试论体育健身的家庭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08期

2 殷苏;;2025年日本实现核家庭化——每一家庭将减少到2.62人[J];西北人口;1988年02期

3 田科武;;女大学生角色家庭化提前的问题[J];青年研究;1989年09期

4 刘苑;女大学生家庭化[J];妇女学苑;1991年01期

5 高雷;;体育健身的家庭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5期

6 崔永军;李娜;;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生活家庭化的特点及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赵本源;;试述“开发”[J];中国健康教育;1993年10期

8 范纯t ;;人力资本对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年11期

9 张红川;石小波;杨秀杰;朱志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小区化、家庭化的对策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胡杰容;;美国福利改革的家庭化趋势及其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真蔼;;家庭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玉莲;;100例家庭化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黎明;;护理在荣军休养康复中的作用[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艳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比较[N];中国人口报;2014年

2 记者  乔明亮 通讯员  刘树华;霍州“家庭化办公”现象将改观[N];山西日报;2007年

3 李殿军 张博;警营岂能“家庭化”[N];人民武警;2007年

4 石智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管学院;家庭化迁移有助于迁移劳动力城市融入[N];中国人口报;2013年

5 记者 李浩明;我国人口流动渐趋家庭化[N];文汇报;2001年

6 白新柱;职务犯罪“家庭化”的成因与对策[N];中国煤炭报;2001年

7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博士 钟晓慧;是“去家庭化”还是“再家庭化”[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记者 李婷;人口流动渐趋家庭化[N];中国人口报;2000年

9 吴杭民;权力家庭化已成反腐重点难点[N];法制日报;2013年

10 张凤德 李金才;174医院宾馆式病房 家庭化服务[N];中国老年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洪纲;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金雅昭;福利国家的第四个世界?[D];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46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