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生育需求、婚姻匹配与夫妻初婚年龄差距——来自中国城乡家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3:23

  本文关键词: 生育率 婚姻匹配 初婚年龄 出处:《人口学刊》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建立两时期婚姻搜寻模型,用以解释在性别间存在可生育年龄生理差异的基础上生育意愿对男性与女性婚姻搜寻行为以及婚姻匹配模式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CHNS(1993)抽样调查的微观家庭数据,通过构建两个计量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生育率对婚姻匹配模式的影响。首先运用CHNS微观家庭数据对家庭层面中孩子数量与夫妻年龄差距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研究,对农村家庭的回归结果显示孩子数量与夫妻的年龄差距具有显著的关系,具体而言,家庭中每多1个孩子,夫妻间的年龄差距也随之扩大0.27年。其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的方法来分析生育政策对婚姻匹配模式产生的冲击效应,实证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生育率的变化对我国城乡地区婚姻匹配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生育率出现了下降,家庭的生育需求受到抑制,造成了政策实施后夫妻初婚年龄差距的下降。在生育需求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更大的农村地区中夫妻初婚年龄差距随着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出现了更为显著的缩小。研究结果表明生育需求是影响婚姻匹配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生育率的变化对我国城乡地区夫妻初婚年龄差距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sets up a two - period marriage search model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fertility intention on marriage matching model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the age gap of marriage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ertility policy on marriage matching in rural area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 DID )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rth dem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marriage matching model .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经济—生态—民生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病”防范与治理问题研究(AS1418)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项目:人口结构变化及空间集聚对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影响研究(DXKT1613)
【分类号】:C9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翠萍;;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基于河南宇县的调查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3期

2 冯文;余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都市独生女的赋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孙宏艳;;莫让“独二代”成为“精神留守儿童”[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22期

4 严建;略论假设方法的科学性[J];社会;1984年01期

5 岳爱国;;老龄化:应该提早关注的话题[J];金秋科苑;1999年09期

6 佳玫;三胞胎的欢乐变奏曲[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2年10期

7 陈海燕;;谁解“失独”之痛[J];祖国;2013年16期

8 李桂芝;人人独立鐛国家能独立[J];少年儿童研究;1998年05期

9 张参军;;失独家庭:悲痛和困境谁能抚平?[J];心理与健康;2012年12期

10 张巍耀;子女个数与承担父母赡养费的关系[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米峙;;北京市女儿养老作用与前景分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青霞;;青年农民工的婚姻观念和行为的研究——来自豫东黄庄村的个案调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德春;;试论父母离婚对独生子女成才的影响[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傅建成;;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婚姻实态与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郝弼;李金兰;;家庭与养老问题[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玮 实习生 杨世银;年轻人要学会经营婚姻[N];兰州日报;2006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华;幸福婚姻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婚姻[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刘蓓;婚姻文化新趋势与尴尬困境[N];吉林日报;2013年

4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丁金宏;梯度模式下的“婚姻剩余”析[N];北京日报;2013年

5 ;“门当户对”能够保卫婚姻?[N];大连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赵晓明;“围城”里的幸福需要“保鲜”[N];中国社会报;2013年

7 陆文军 叶健;“不礼而婚”挑战的不只是社会习俗[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本报记者 莫兰;“大叔控”:到底谁“控”谁?[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上海市妇女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教授 邓伟志;婚姻观念正在物质化吗[N];解放日报;2011年

10 张琪;他们选择“不礼而婚”[N];中国社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涛;婚姻承诺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栗志强;农村男方婚姻支付: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农民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12年

4 陈玉英;基督教信仰对妇女婚姻满意感之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玉;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变与合理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科尼利厄斯;测定中国社会中影响亲子关系的三大文化因素[D];浙江大学;2012年

2 张敏;当代中国婚姻伦理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曾凡超;农村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婚姻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芸;并家婚从何处来,,向何处去[D];南京大学;2015年

5 于静静;基督教与中世纪前期婚姻形态变迁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迪力拜尔·托乎塔森;乌鲁木齐市领馆巷维吾尔族婚礼中的彩礼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阿日孜古丽·图尔荪;1949年以来的新疆疏勒县维吾尔乡村的婚姻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贾尔肯·安沙尔;哈萨克族婚姻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李鹏;农村“剩男”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龙朝东;大理州主要民族婚姻与家庭状况的若干差异及其形成因素研究[D];大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5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515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