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中国城市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18-02-25 08:07

  本文关键词: 软件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 综合评价 出处:《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软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速度,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中,软件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软件产业也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无论是从人民生活还是国家战略实施的角度,软件产业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国家对软件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促进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但软件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在诸多问题中,软件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强国阻碍了我国软件产业迈向世界的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全面提倡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势在必行,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为软件产业自主创新铺平道路。因此本文从自主创新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其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针对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17个有代表性的软件城市为对象,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17个城市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客观的评价各城市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并找出各城市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求能为提升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参考。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文章内容的介绍。 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各界学者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清了自主创新与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自主创新的内涵,从而定义了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分析了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充分借鉴其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结合本文软件产业特点、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了以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产出为一级指标,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介绍了现有的赋权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及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考虑到各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之后,选取了熵权法来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值,灰色关联分析法作为本文的综合评价方法。 第五部分在对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及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有大致的认识之后,选取了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武汉、济南、西安、大连、沈阳、无锡、哈尔滨、珠海等17个软件城市,收集整理了这些城市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的软件产业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首先对这17个城市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中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整体评价,并以2011年数据为例分析了软件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六部分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树立自主创新观念,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注重人才培养,建设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增加资金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自主创新成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软件出口。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8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闯;张长青;;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张莉莉;孟枫平;;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冯卓;;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杨华峰;余艳;;产业群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新思维[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毛钟红;余国扬;;广东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杨蕙馨;冯文娜;刘春玉;;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东岳论丛;2009年05期

7 张亘稼;裴旭东;;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慧;张洪涛;李勇;;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朱良华;;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构想[J];梧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原小能;;中国地区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玲;檀壮;;青岛创新能力评价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6:区域创新与绿色发展(Ⅰ)[C];2014年

2 李瑾;李树德;刘会想;贾凤伶;史佳林;;天津市郊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曹卫红;李常英;;山西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谭晓洪;陈建国;郑悦锋;;机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A];上海空港(第9辑)[C];2009年

5 金玉玲;刘洪春;景向永;李新凯;;基于组合赋权的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王国红;项玉晓;唐丽艳;;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评价[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李艳华;柳卸林;刘建兵;;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素利;张金隆;孙细明;李保江;;某钢铁集团子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9 贾传亮;陈安;朱美琳;;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申静;孟越;;中国证券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勇刚;科学构建装备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高卫民;安徽亿元资金招才引智[N];安徽经济报;2014年

3 赵晓莉;专家为济南支招[N];济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琪;区域生物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3 谭恒;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震;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唐娟;山西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3 孙海华;高校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鲍南月;大庆油田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时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刘洪春;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健;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谭晓洪;大型基础设施服务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刘婷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33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533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