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兰州学刊2015年总目录

发布时间:2018-03-19 10:40

  本文选题:中国近代史研究 切入点:社会视阈 出处:《兰州学刊》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类号】:Z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士堂;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突破[J];东岳论丛;1987年02期

2 余子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J];理论导刊;1994年11期

3 姚全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思想战线;1984年04期

4 徐泰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2期

5 赵清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马洪林;毛泽东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并木赖寿;日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动向[J];日本学论坛;1999年03期

8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1980年00期

9 林华国;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意见分歧[J];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10 张海鹏;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原则性争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步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代序)[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张海鹏;;6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关理论与方法问题的讨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3 杨天宏;;系统性的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步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代序)[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杨天宏;;系统性的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罗志田;;“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丁日初;;在祝贺中的感怀——为庆贺日本《近邻》杂志刊行30期而作[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8 曹树基;;1950年代调查中所见中国近代社会——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的新思考[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编者;;编后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提交会议论文目录[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静;关注中国近代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争论[N];团结报;2013年

3 王莉 李志毓;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2年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步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史党建研究室研究员 龚云;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两种范式[N];团结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张清俐;科学辨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评价和方法论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历史研究》主编 徐思彦;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的缺位[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史党建研究室研究员 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建立(1931—1949)[N];团结报;201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黄敏兰;近代史研究需要理论上有突破[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涂建萍;反思与超越—胡绳晚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想;刘广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波;近年来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趋向[D];山东大学;2007年

4 米姝利;从传承到转变:费正清与孔飞力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33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633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