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人”:思想史研究中的思想者
本文选题:中国思想史 + 思想者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摘要】: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者大体可以划分为属于内部的思想与属于外部的人的行为两个层面。在既往的思想史研究中,前者那些有关人们的观念与感受,从来是思想史研究视域中的焦点,而后者那些活动中的人在思想史研究的历程中总是处于不断地被捡起、被抛弃以及再次被捡起的过程中,形成了思想史研究中极有意思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当研究者试图将外在世界中的行为与内在的思想联系起来,并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思想史研究中又出现了新的路径。文章通过梳理思想史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者的"内"与"外",来窥探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变迁。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the thinker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nternal thought and external human behavior.The process of being abandoned and picked up again forms an interesting aspect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More importantly, when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link the behavior in the external world with the inner thought, and tries to establish the causality between the two, a new path appear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By comb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thinker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China.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C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葛兆光;回到历史场景:从宋人两个说法看哲学史与思想史之分野[J];河北学刊;2004年04期
2 葛兆光;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3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厚明,杭春晓;滕固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现代转型[J];美术观察;2005年02期
2 黄厚明;;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学科向度与理论框架[J];美术研究;2006年01期
3 聂付生;论晚明插图本的文本价值及其传播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葛兆光;;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读2000年以来出版的若干艺术史著作和译著有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吴莉苇;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6 张宝明;重新改写还是重新打造——关于建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体系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张晓淮;原经: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意义[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8 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9 陈徽;戴震与江永关系的再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艳秋;戴震“理”概念的价值和道德内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建亮;交易扩展中的信用——一个制度与组织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4年
3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雅杰;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程嫩生;戴震诗经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学;2002年
3 吴学满;从考据学到新义理学[D];湘潭大学;2002年
4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鲍辉;论中共理论范式的创造性转换[D];河南大学;2004年
7 莫晓红;图尔敏论证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泽树;孟子政治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长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2 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文史哲;2004年01期
3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山;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术讨论会简介[J];民族研究;1981年06期
2 孙国珍;略论范蠡的哲学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 深泽助雄;日本学术界有关宋明理学研究概况[J];浙江学刊;1981年02期
4 王友三;;再论中国无神论史研究的对象、范围与任务[J];江汉论坛;1981年01期
5 蔡尚思;;论清末佛学思想的特点[J];学术月刊;1981年03期
6 叶曹元;;思想史研究的新收获——略评《中国思想发展史》[J];学术月刊;1981年10期
7 包遵信;;思想的化石——重读《中国思想通史》札记[J];读书;1981年10期
8 ;侯外庐自传[J];晋阳学刊;1981年05期
9 侯外庐;;深沉的怀念——纪念杜国庠同志逝世二十周年[J];学术研究;1981年01期
10 杨越;易庐;;想起了杜老的生平和治学——为纪念杜国庠同志逝世二十周年而作[J];学术研究;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方鹿;;朱熹闽学与张h;湖湘学之异同及其意义[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高专诚;;创新与守旧——三晋儒家的命运[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绝学相期同发越,冥探正理报明时(前言)[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4 孔令兴;;张载人学根据及其理念世界[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其凡;;“平生愿执菊坡鞭”——陈献章与崔与之[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张琏;;从王艮思想看知识分子的社会定位[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刘培育;;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编者前言[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9 高正;;屈原学郭店楚墓竹书[A];中国楚辞学(第四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10 方祖猷;;第四章 实学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强;对寻找者的寻找[N];北京日报;2000年
2 丁国强;林昭,不该被遗忘[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李炳银;“双星”为何闪耀[N];中国化工报;2000年
4 记者 徐晋;会展活动纷至沓来[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中国思想史界的一代宗师——杨向奎[N];光明日报;2000年
6 刘海艳;现代健美标准[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7 ;敬而不远的哲学[N];科学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乔笙;“你去上海吗?”[N];美术报;2000年
9 葛兆光;一般思想·写法·思想史与哲学史的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舒平;一代启蒙者的悲剧情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9 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翔;论庄子的自由观[D];湘潭大学;2001年
2 王丽梅;张h;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郑任钊;何休公羊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荆亚平;探寻 嬗变 新生[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大伟;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胡风文艺思想及人格内涵[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应根;美善合一[D];安徽大学;2002年
7 尚林;禅宗与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赫学颖;“文革”文学的精神流亡现象[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墙峻峰;哲理与诗情的融合:刘禹锡诗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42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74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