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透视“挺转”与“反转”之争——基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6 21:13

  本文选题:转基因 + 技术风险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转基因之争其实质是技术风险之争。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风险思想。他认为现代技术风险具有"人为性",深刻揭示了技术风险的社会成因,并给出了反思现代化、加强国际合作、完善风险责任机制等制度规避路径。但技术风险的规避,技术自身以及社会心理、文化因素同样重要,只有民主化的决策制度与技术的"人性化""生态化"转向以及有效的风险沟通,才能为技术风险的规避提供可能。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dispute about transgenic is the dispute of technical risk.Ulrich Baker's theory of risk society contains abundant thought of technical risk.He holds that modern technological risk has "artificial nature", which deeply reveals the social causes of technological risk,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of rethinking modernization,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erfecting risk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and so on.However, the evading of technological risk, technology itself,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factors are equally important. Only the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the "hum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y, as well as effective risk communication, are important.Only then can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technical risk avoidanc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5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ZZ15-0339)
【分类号】:C91-0;B82-0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华;庄友刚;;风险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李建群;何小勇;周和军;;风险社会理论的致思路向及其批判性分析[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3 赵丽;;风险社会解读[J];沧桑;2011年01期

4 何小勇;李建群;;风险社会理论:现代性反思批判的“第三条道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3期

5 陈忠;;风险社会与“自然的终结”——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本体论问题”与“历史超越”[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庄友刚;;风险范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洪刚;邱金英;;居安思危,沉着面对现代社会中的战争与和平——《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评介[J];文化学刊;2014年03期

8 王茂涛;;风险社会根源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J];学术论坛;2009年02期

9 王煜;;科学技术与风险社会的内生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22期

10 欧阳光明;宋丰田;;现代性“技术批判”理论分析及其风险社会理论的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婷;;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看阶级结构变迁[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雄;;风险社会理论的意义及对当前中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王卫城;;城市中的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探讨[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夏少敏;;风险社会的环境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晓源;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研究(下)[N];学习时报;2008年

2 郗卫东;我们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媒体人 柳五;“风险社会”与社会救助体制建构[N];东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曹苏红;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寻求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德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2 姜子敬;转型期中国风险社会的政府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6 袁初明;发展风险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荣;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煜;科学技术与风险社会的内生性关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焦虹凯;风险社会语境下刑法的理性应对[D];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

4 何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5 朱虹美;互联网技术风险初探[D];南昌大学;2016年

6 闫雪蕾;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中国农村治理困境[D];安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治国;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丹;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夏少辉;挑战与应答: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闫少洁;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0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760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