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的自我歧视及其社会工作干预
本文选题:艾滋病 + HIV感染者 ; 参考:《广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艾滋病疫情爆发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由艾滋病引发的众多问题中,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直接影响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而HIV感染者自我歧视的问题则无形中加剧了艾滋病社会歧视的扩散。通过文献研究和对HIV感染者的访谈发现,自我歧视问题在HIV感染者群体中具有普遍性。他们心理上常伴有自责、偏见等负面情绪,担心个人隐私暴露,对感染者的身份难以释怀,而在社会关系上也趋向于自我孤立。此外,自我歧视问题也严重干扰了HIV感染者的日常生活,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接受药物治疗的意向。目前,艾滋病治疗研究暂时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艾滋病的社会歧视也无法一夜转变。在这样的前提下,以社会工作介入HIV感染者的自我歧视,通过转变HIV感染者的对艾滋病的非理性态度,是解决HIV感染者自我歧视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通过实际案例操作也证实,以改变非理性信念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工作的干预来解决HIV感染者的自我歧视是切实可行的。
[Abstract]:Since the outbreak of AIDS epidemic, AID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Among the many problems caused by AIDS,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 of AID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the problem of self discrimination of HIV infected people is invisible to the spread of AIDS social discrimination. The interview with HIV infected people found that the problem of self discrimination was common in the group of HIV infected people. They were often accompanied by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self reproach, prejudice, personal privacy, the identity of the infected person and the isolation i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Moreover, the problem of self discrimination also seriously interfered with the HIV. The daily life of the infected people reduces their self-efficacy and accepts the intention of the drug treatment. At present, the AIDS treatment research has not made a greater breakthrough, and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 of AIDS can not change overnight. Under this premise, the social work is involved in the self discrimination of the HIV infected people, and the HIV infection is transformed by the HIV infected people to AIDS. The irrational attitude of the diseas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self discrimination problem of the HIV infected people. And the actual case operation also confirm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solve the self discrimination of the HIV infected people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ocial work to change the irrational belief.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十:防治从每个人开始——艾滋病具体防治措施(二)[J];校园心理;2006年12期
2 ;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二十三:艺术化的真实人生——艾滋病与影视作品[J];校园心理;2008年01期
3 任正洪,杨丽芳,王立秋;北京市887名待婚青年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年06期
4 戴志澄,[k新冿;中国预防艾滋病的进展[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0年05期
5 王珑玲;青年:迎战艾滋病的主力军[J];中国青年研究;2001年01期
6 李冬莉;变化时代的艾滋病预防[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3期
7 单国;浅议艾滋病对社会发展和治安的影响及应对[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孟蕾,刘新凤,石林,余爱玲,王炳涛,郁华,张小清,赵煜君,席沧海;甘肃省艾滋病实验室的网络化建设及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6期
9 ;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五:爱人爱己 真心珍爱——艾滋病与同性恋[J];校园心理;2006年07期
10 ;艾滋病知识普及系列话题六:快乐与罪恶 息息相关[J];校园心理;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正秋;;认识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曾毅;;艾滋病的流行和控制[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3 朱广家;李锡官;;艾滋病与艾滋病健康教育[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4 王锐;周知祥;魏平;;在献血者招募活动中防治艾滋病的宣传[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贾和祥;徐钟渭;;试述我国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关怀及消除歧视[A];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网络建设培训班艾滋病防治论文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杭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简介[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严延生;颜苹苹;陈舸;管纪惠;;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工作进展[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8 尚云川;;四川藏区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张君炎;;对我国十年来艾滋病的回顾与思考[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曾毅;;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曙明;预防控制艾滋病任重道远[N];云南日报;2001年
2 记者 姚斌 通讯员 马毅中;八部门联合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N];青海日报;2007年
3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滕卫平;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N];辽宁日报;2007年
4 齐齐哈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齐齐哈尔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殷昌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5 刘凌林;中国企业联合会积极参与联合国艾滋病防治工作[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任诗芹;我省出台防治艾滋病实施指导意见[N];安徽日报;2001年
7 任诗芹;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N];安徽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冲;控制艾滋病 关键在宣传[N];保健时报;2003年
9 张晴;女性为艾滋病高危人群[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记者 宋绮霞 魏晶晶;国民艾滋病知识十分贫乏[N];中国人口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南;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中南大学;2010年
2 赵锐;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Walid Bin Hosain;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齐金蕾;三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经费实际支出及利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5 刘海荣;社会资本对某地因艾滋病致孤儿童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马福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行性及人力和经费配置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7 马丽萍;艾滋病单阳家庭不同抗病毒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及效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8 金杉杉;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
9 成刚;我国艾滋病防治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许奕华;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捷;HIV感染者的自我歧视及其社会工作干预[D];广州大学;2017年
2 陈颖;亚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晓虎;非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孙丽娜;安徽某农村地区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夏婕;我国艾滋病现状分析与抗艾药品的研发[D];天津大学;2010年
6 吴曹祯姝;大学生艾滋病污名研究及干预[D];南京大学;2013年
7 马丽娟;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吴琼海;台州地区街头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吴洁;中国艾滋病非政府组织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疾病治理[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房丽;深圳市宝安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0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79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