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会科学相对优势学科及学科合作的测度分析
本文选题:社会科学 + 相对优势学科 ; 参考:《情报杂志》2013年03期
【摘要】:基于1994-2011年度《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从学科视角,对中美两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成果产出量进行统计归类。建立了相对优势指数,对中美两国各自的社会科学学科相对优势进行分析,并对两国学科合作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性学科相对优势更明显,美国以个人创造力为主的学科相对优势更加显著;对中国而言,两国合作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在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合作量偏大,而相对弱势学科领域合作规模较小。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from 1994 to 2011,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output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ciplin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basic disciplines in China is more obvious, and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dividual creativity,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at for China,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not entirely reasonable. China's cooperation in relatively superior disciplines is relatively large, while the scale of cooperation in relatively weak disciplines is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C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岳洪江;;中国学科结构动态绩效的国际比较及预测[J];科学学研究;2008年03期
2 党亚茹;彭丽娜;;基于CSSCI的区域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2年04期
3 邹志仁;;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及其分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岳洪江;;各地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及结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姜春林;;偏离—份额法解析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杨国立;李品;周金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国际化产出的定量分析——基于20所研究机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2期
3 党亚茹;彭丽娜;;基于CSSCI的区域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2年04期
4 刘兰桂;李超;;我国图情学生产力计量分析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年13期
5 郑洪兰;;基于专利计量视角的我国合金材料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3年03期
6 崔会如;;社区矫正研究的实证分析[J];刑事法评论;2008年02期
7 王璞;刘雪立;刘睿远;郑成铭;;2007-2011年新乡医学院论文产出率和学术影响力:基于SCI、SSCI、CSCD和CSSCI数据库的分析与评价[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贵伦;论进一步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邹志仁;;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2004年)[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岳洪江;各地工程与技术科研优势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4 李树青;苏新宁;袁培国;;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科的机构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05年11期
5 邹志仁;;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及其分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莫作钦;从论文统计分析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年01期
7 蔡曙山;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现状的分析[J];学术界;2000年01期
8 姜春林;王博;王友强;;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定量分析及学科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年02期
9 岳洪江;;各地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及结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1期
10 岳洪江;;基于CSSCI的省区社会科学论文产出影响力研究——以河南为例[J];现代情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合珊;苏联举行第六届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悬奖竞赛会议[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2 赵启厚;苏联哲学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3 ;图书信息[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6期
4 傅守义;倪绍辉;;认真抓好社会科学群众团体的清理整顿工作——黑河地区社科联召开学会秘书长会议[J];黑河学刊;1990年01期
5 王建华;美国新史学的两次浪潮: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7期
6 胡绳;青年是社会科学的未来[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09期
7 时运生;;应重视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的“公正”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06期
8 ;《北京社会科学年鉴》创刊[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01期
9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J];全国新书目;2003年01期
10 ;社会科学总论[J];全国新书目;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彬;;论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Andrew Watson;;中国改革与社会科学的作用[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赵庆臣;;发挥社联作用 繁荣社会科学——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A];全国第三届社科学会工作理论研讨会材料专集(1)[C];1998年
4 何畏;;市社联举办“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新民;;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的社会科学——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研究[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科学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7 ;中共毕节地委办公室 毕节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办法》的通知[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8 朱世奎;;挥师经济主战场(代序)——关于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等问题的思考[A];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1991年
9 ;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学术成果评奖办法[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学会科研活动应注重成果转化[A];2006年学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刘雯飞;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的巨大变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记者 冯启良 实习生 孟静航;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N];赤峰日报;2010年
3 郭芳;普及社会科学 打造人文青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记者 方芳 通讯员 吴翠云;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拉开帷幕[N];北京日报;2006年
5 佘莲 本报记者 李兵;为提高公众素养提供智力支持[N];锦州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朱勤;社会科学与“五点一线”同行[N];辽宁日报;2008年
7 龚益;美国优先发展社会科学的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毛中秋;创办社会科学网站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乔新生;用有效机制繁荣社会科学[N];北京日报;2002年
10 靳辉明;新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成鱼;社会科学中的概念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商慧;胡锦涛社会科学思想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小龙;自然主义和社会科学[D];厦门大学;2009年
4 牛晓_g;社会科学中的因果说明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胡晓丽;社会科学模型化的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郭培琰;现代性与社会科学的关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孙明贺;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机实验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8 吴桂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林海斌;基于TOPSIS法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亚鹏;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初探[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8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2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