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中的传统性专题研究
本文选题:艺术 + 传统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摘要】:正主持人语:在文艺评论受到高度关注的当前,探讨中国艺术中的传统性话题确有必要,无论是从理论反思的角度还是从作品评论的角度。艺术理论反思可从多变的艺术潮流中辨析出稳定不变的东西,而艺术作品评论则可聚集于创作实际,把握传统在现代的转变轨迹。无论如何,两者都可以让我们看出传统在现代中国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专题组织的4篇相关稿件,正可以从各自不同角度去共同叩探现代中国艺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topics in Chinese art,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ism of works. The reflection of art theory can distinguish the stable and invariable things from the changing artistic trend, while the commentary of art works can concentrate on the creation practice and grasp the changing track of tradition in modern times. Either way, we can se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our related articles organized by this topic can be explor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礼 ,杜文君;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历史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05期
2 刘燕;常金龙;;浅论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革命[J];考试周刊;2008年32期
3 ;成功人生从培养好习惯开始[J];科学大观园;2009年17期
4 李国涛;;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考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清华三才子》的感想[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7期
5 熊家良;;论现代中国“小城”叙事的文化意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罗成琰;;现代中国浪漫诗学二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4期
7 罗成琰;试论现代中国的浪漫传奇[J];海南师院学报;1994年03期
8 ;日本爱知大学开设“现代中国学部”[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12期
9 李景耀;简论现代中国生活方式的内容[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10 周晓明;一个元神话的建构与拆解——关于现代中国理性主义的反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新建;;现代中国的多元历史——从辛亥百年看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兼容[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2 皮雷·林克;乐黛云;;艺术的地位——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李龙;张晓黎;;“五四”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徐波;;孙中山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建;;中国现代“文人”的一个范本[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7 陈先初;刘旺华;;胡适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涌;;丁玲:一个在革命的共同方向和共同思想基础上的杰出作家[A];丁玲纪念集[C];2004年
9 马加;;读丁玲同志的小说随感[A];丁玲创作独特性面面观——全国首次丁玲创作讨论会专集[C];1984年
10 云立新;;浅议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的建构[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拯;为现代中国锻造“坚强核心”[N];人民日报;2014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日本观众看懂现代中国[N];光明日报;2014年
3 ;刘延东在现代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N];人民日报;2013年
5 陈平原;依旧“关注‘现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整理 怡华 编辑 李念;高瑞泉:探寻现代中国道路[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叶隽;“现代中国”的文化理想[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丁刚;创造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以礼 书评人;美国学者剖析中国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10 陈平原;告别《现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许峰;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D];上海大学;2012年
7 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D];四川大学;2006年
8 章可;现代中国“人文主义”的起源:以译词为中心的研究(1901-1922)[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衡;现代中国绘本的艺术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新刚;现代中国都市风情小说的文化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玲玲;女性:现代中国的社会学解读与文学批评[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瑞婕;《现代中国:简介》(第四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熊婕;现代中国中产女性时尚轨迹探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吕杰;“晚期帝制中国”与“早期现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苑仁莹;中国水墨语境下的现代中国插画绘画的创作[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蒋yN;缝合的超载与叙事的困境[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长征;策略与认同——现代传媒与创造社“异军突起”[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徐先智;想象现代中国的方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4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8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