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27 00:38

  本文选题:社会科学 + 脱价值化 ; 参考:《人文杂志》2010年06期


【摘要】: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科学观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生的话题。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学,否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是支撑"脱价值化"主张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并不具有可普遍化的公理意义,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统之外,虽说拒绝"脱价值化"的具体思路往往不同,但许多思想家都肯定了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和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实证论意义上的"价值中立"与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派生于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后者立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关联",韦伯并未主张把价值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他所说的"价值中立"可解读为"评价中立",意在强调社会科学家应"不作评价"地进行研究,以便遵从科学本身的要求即在事实和理性的引导之下得出客观的结论。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而在于"价值中立"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
[Abstract]:The problem of "devaluing" and "value neutrality" in social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issu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f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and it is also a topic which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nd ambiguous. Taking natural science as a model to shape social science, negating the objective reality or f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is the basic premise to support the proposition of "devaluing", and this premise does not have the meaning of generalizable axiom. In addition to the empiricism and positivism tradition, although the specific thinking of refusing to "devalue" is often different, many thinkers have affirme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valu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value knowledge. "value neutrality" in the sense of positivism is not the same concept as "value neutrality" in Weber's sense. The former is derived from the "devalua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value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 Weber does not advocate the exclusion of value from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What he called "value neutrality" can be interpreted as "evaluation neutrality", which is intended to emphasize that social scientists should do research without evaluation in order to reach objective conclus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facts and rationa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mands of science itself. The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value neutral", but whether "value neutrality" is reasonable in what sense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it is possibl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C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浩铨;;刑事诉讼纳什均衡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潘沁;科技批判思潮的实质及其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何宏光;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开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蒋凯;;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同行评议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楼园,韩福荣;从自组织方法论角度看企业仿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宋晖;试论语言学中的潜显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王报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赵华;;两种文化的理性解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陈雄辉;;基于学术交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4 陈诚;;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陈兴良;;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7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学广;;经验与理解(提纲)——经验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一个重要论题[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袁继红;雷四兰;;社会科学解释的逻辑——论韦伯的基于理想类型的解释[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肖士英;;伦理知识之基础浅辨[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剑;社会资本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建辉;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长城;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程程;缘何应建立中国女性科学范式[D];东华大学;2011年

4 张彦青;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玉;我国报刊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吕晓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7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磊;名牌大学与精英主义: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9 胡永涛;工具理性与信仰文化—马克斯·韦伯思想辨析及其启示[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吴升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刍议[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奉彦;;人文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晓升;阿多诺对于实证主义社会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批判[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3 李文兵;;论学术自由及其限度——《高等教育哲学》解读[J];高教探索;2006年06期

4 江风;;试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价值中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09期

5 谭咏梅;;心理教育能否价值中立——兼论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异趣与关联[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刘国贞;;论“价值中立”原则在人文学科中的可行性[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7 张忠;陈家麟;;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再认识[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3期

8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一书引起讨论[J];东岳论丛;1998年02期

9 尹保华;社会知识客观性的暧昧追求——评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10 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J];学术月刊;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建平;;“价值中立”原则在犯罪学方法论中的意义及其限度[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2 王辉;;谈心理学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于绪丽;;对心理咨询中价值中立普遍性的讨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程文玉;唐平;龙玉川;;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比较研究——价值中立原则与灌输原则对比论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段碧花;彭运石;;社会科学领域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7 葛乃康;;前言[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8 程金福;孔燕;;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问题[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燕;许艳丽;;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影响[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德顺;;学科、学说、学者——纪念冯定有感[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鸿沟”[N];光明日报;2010年

2 周真真 南京大学历史系、伦敦大学高等研究院;伦敦经济学院的中国情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海路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多重视角下的认同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图书馆;清华社会科学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N];新清华;2011年

5 郑飞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学术研究能否实现价值中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 张一名;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仿真实验系统应用情况[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记者 田学科;以色列科学家访华寻求合作[N];科技日报;2010年

8 旅美学者 吴澧;学术与灌输[N];南方周末;2008年

9 周思明;文学的审丑与价值中立[N];文学报;2006年

10 孙伟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金星;论韦伯思想中的自然法[D];吉林大学;2009年

3 胡晓芳;政治行政分合视阈中的行政公共性[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庆华;我国转轨时期政府政策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长伟;好人与好公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f ;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理论及其两面性[D];吉林大学;2011年

9 岳洪江;基于科学计量的管理科学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铖;从“价值中立”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D];兰州大学;2011年

2 郑广祥;科学的价值审视——科学的价值中立及价值负载[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淑燕;试论马斯洛人文视野中的科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解光夫;价值澄清学派及其转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新平;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吕黎;描述性翻译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尺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曾远琴;心理学的繁荣与社会政策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乐;科学价值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周伶俐;科学哲学“价值中立”可能吗?[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张帅;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93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