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地位分层与当代中国的科技精英

发布时间:2018-11-19 18:27
【摘要】:科技精英是社会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科技精英借助优势积累过程而形成,在科技人员的地位分层结构中呈现出来。科技精英具有较高的地位一致性,在分层的各个维度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技精英的形成嵌入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变迁之中,与默顿学派提出的科技精英的优势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科技精英的个人生活史、活动场域、社会行动及其与宏观社会变迁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Abstract]: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elite, and also the core fo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eli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formed by the process of accumulation of advantages, which appears in the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the posi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ite has higher status consistency, in each dimension of stratification are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ite is embedded in the specific 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es of Chin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uperiority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ite put forward by Merton School. The personal life history, activity field, social a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cro social change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ite ar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04BSH004) 中国科协调研课题“科技工作者的分层问题研究”(2009ZCYJ05)
【分类号】:C12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效东,李松林;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3 李峰;个人、社会与法律——涂尔干的法社会学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郭为桂;公共空间与公民参与:大众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5 王志远;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6 刘晓梅;迪尔凯姆社会道德视野中的法律观[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7 杨建华;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8 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9 付子堂;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断想[J];法学;2001年11期

10 黄少华,尹小俊;韦伯论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礼勇;;从环境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环境问题带来的思考[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3 邹珊珊;超越与限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10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顾文;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理论探讨[D];苏州大学;2002年

4 刘东民;加罗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从卫兵;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7 冯坚;国际著名研究所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8 甘志频;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看中国科学共同体的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宅巍;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J];民国档案;1997年01期

2 严炜;;试析科学权威对科学发现的抵制[J];江汉论坛;2006年05期

3 徐飞,李玉红;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1期

4 曹聪;;权威、合作和科学发现 SARS和中国科学共同体[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6期

5 眭平;重大科学发现出现年龄趋高走势及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4年02期

6 钟书华,王炎坤,吴佑明;科技奖励的社会分层过程[J];科学学研究;1997年01期

7 吴殿廷,刘超,顾淑丹,张若,蔡春霞;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年08期

8 梁立明 ,赵红州;科学发现年龄定律是一种威布尔分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01期

9 赵乐静;浦根祥;;“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世界”——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及《行动中的科学》简介[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05期

10 吴殿廷,李东方,刘超,张若,顾淑丹,蔡春霞;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丽峰;科学活动中若干失误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琼;科学权威泛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3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343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